紧接01版 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组团构建四川东向北向开放高地、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经济总量有望突破5300亿元,逐步成为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川经济总量首破6万亿,是全国第六个、西部第一个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台阶的省份,推动全省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4.8%,四川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巩固。曾俊林表示,迈上6万亿元新台阶,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底气更足、基础更牢、信心更强。此外,也为加快四川现代化建设、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202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32降至2.26。
六大优势产业增长6.6%
2023四川经济“突破多”
6%的增长,是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结果。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四川开局并不理想,多项指标增速低于全国,但经过一路向前、一路追赶,全年经济呈现平稳恢复、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全年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特点。
GDP增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一季度四川经济增速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上半年追平,前三季度反超全国1.3个百分点,全年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此外,其他指标也加速爬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季度为0.4%,上半年提升为4.3%,前三季度达到6.8%,全年达到6.1%、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一路走高,从4.3%,到7.6%,再到前三季度、全年的9.2%,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较好地实现了全年主要发展预期目标,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答卷”。
努力拼的结果,就是2023四川经济“突破多”。除了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台阶,四川在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人均GDP突破7万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突破100万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零的突破,经营主体总量突破900万户,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规模突破1000亿元,省域经济副中心经济总量实现新的突破。其中,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餐饮收入,更是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些都是四川活力强的重要体现。”曾俊林说。
另外,四川经济结构也在持续优化。2023年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产业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高。六大优势产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分别增长6.6%、11.9%,成为全省工业的新增长点。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工业领域)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3%;六大优势产业(工业领域)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90%;新质生产力带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规上研究和试验发展、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7.4%、29%,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有望突破460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持续提高。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占全省投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2.6个、3.6个百分点,为增强四川经济发展后劲打下坚实基础。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唐小未 制图 江蕊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