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 根据规划,到2027年,成都将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科幻产业体系,科幻领域“文化引领、技术赋能、产业带动、要素支撑”的综合效益更加显著,科幻产业成为成都市文创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新政频频落地
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频频出台的新政,对产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通过一组组数据可以看到。
不妨以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为例——去年10月印发的《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明确提出,力争到2030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全面建成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标杆城市。既定目标下,产业实现快速发展。2023年1—11月,成都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规模达154.5亿元,同比增长41.7%,实现从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到卫星运营及服务全产业链覆盖。
再看人工智能产业。截至2023年11月,成都共有人工智能企业835家,产业规模690亿元,同比增速超20%。
数据的背后,是一家家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19日上午,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举行的“数启新篇·算领未来2023年度用户大会”上,成都超算中心总经理王建波给出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心用户数量同比增长50%,达到1280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45座城市,综合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这与成都抢抓战略机遇,谋划布局打造全国算力高地息息相关。”王建波说。
在这1280家用户中,有不少成都本土企业。在成都超算中心的算力赋能下,成都晓多科技发布的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开发的垂直于电商行业的大型语言模型——XPT晓模型,与ChatGPT的核心技术架构类似,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可为电商企业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和营销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