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张帆
共识在会场内外凝聚,信心在巴蜀大地升腾。今天,2024年四川省两会将落下帷幕。
从受邀列席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台胞感受到“参与感很强”,到代表委员们紧紧扭住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和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建言献策,再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推动成都都市圈发展能级加快提升”……会场内议政建言的好声音和热烈讨论的精气神,都让人印象深刻。
会场外,2023年度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公布,四川入选的2家企业中有1家来自成都;四川完成首次省内绿电交易,目前已有102家成都企业参与绿电交易,签约电量20.8亿千瓦时;全球首家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在成都正式投入运营……实打实的行动背后,体现了成都持续舞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龙头的决心。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牢记实干兴邦”的号召。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在参加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联组会时指出,紧扣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诤言办实事,更好服务四川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以跳起摸高的状态,把“勇挑重担、多作贡献”体现在坚决高于全国全省发展目标中,成都要努力跑、奋力冲、全力拼,更好发挥全省“压舱石”“主引擎”作用。
聚焦强化国家战略引领,要全力以赴转化“势”与“能”,更加突出区域协同和对外开放、更高水平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硬道理,要全力以赴推动“进”与“立”,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更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突出扩大需求、更高水平推进消费投资良性循环,更加突出绿色化数字化、更高水平推进经济转型;聚焦群众美好生活向往,要全力以赴服务“企”与“民”,更加突出激发活力、更高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更加突出可感可及、更高水平增进民生福祉;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最大政治,要全力以赴加强“统”与“合”,更加突出底线思维、更高水平推动安全与发展良性互动。
当迈出的每一步都稳健有力,落下的每一笔都重彩浓墨,定将为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奠定坚实基础、积蓄强大能量。让我们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