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小事,就是党和政府大事,也是代表委员关心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惠民政策举措引起代表委员热议。聚焦这些群众最关心、最担心、最闹心、最期盼的问题,代表委员的建议也关注到了事关民生的方方面面。
省人大代表陈波:
大力支持城市有机更新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省人大代表陈波表示,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行动的推进,一个个老旧小区得到改造,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历史文化保护和生态修复类项目也进一步推进,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调研中,陈波发现,随着城市更新工作深入推进,一些问题和短板也暴露出来,迫切需要得到支持和解决。如老旧小区电梯安装不够,居民出行不便等。陈波建议,要进一步支持电梯增设加装,“老旧小区的住户往往经济条件不太好,虽有部分政策支持,但群众自筹资金压力仍然较大,建议研究统筹支持加装电梯奖补政策。”
他表示,目前不少老旧小区空中飞线,杂乱无章现象突出,不仅影响城市形象,也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按照“谁造成、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工作责任主体和出资主体,对这一现象进行整改。
陈波说,西部中小城市发展相对滞后,一些老工业城市面临城市更新改造筹资压力大等挑战,建议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的资源倾斜。
省人大代表刘蓉:
让残疾人生活更便利
“残疾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许多不便,辅助工具可以让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半径扩大很多。”省人大代表刘蓉表示,遂宁残联于2022年试点探索“互联网+辅具适配”服务工作,截至2023年,以遂宁市船山区为例,累计为49名残疾人线上适配辅具49件,发放辅具补贴近2.6万元,但从群众反馈和实地调研来看,该平台仍存在部分基层“不想用”、群众“不愿用”的难题。
在刘蓉看来,平台部分操作程序较为复杂,从注册到完成补贴发放共计12个步骤,对一些学历低、年龄大的残疾人及其家属来说,存在较高的使用门槛,需要社区专委提供协助。同时,辅具种类相对较少,且价格较高。“以肢体残疾人申请轮椅为例,进入选择页面后仅有一种轮椅可供选择,价格为600元,一些残疾人家庭难以负担。”
她建议,有针对性地对平台进行优化设计,如通过与办证系统平台对接,加装人脸识别等方式,让残疾人申请时能直接进入选择和支付界面。同时,根据不同残疾类别上架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并针对部分困难群体加大补贴力度。
省政协委员何山:
推进智慧养老信息体系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和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成形,孤寡老人关爱行动和失能老人照护行动惠及200万困难老年人。省政协委员何山建议,推进智慧养老信息体系建设,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在何山看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居家养老将成为绝大多数老龄人群的选择。经过调研,他发现,全省居家养老服务刚起步,县城以下及城镇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供给缺口巨大,配套跟进不足。他建议,将社区居家养老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通过财政拨款、减税降息及开通绿色通道等方式,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进入社区养老服务领域。
同时,推进智慧养老信息体系建设,注重信息技术和设备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横向连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及其亲属、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志愿者等养老服务参与者,建设智慧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省政协委员唐耘熳:
加大乡镇全科医生培养力度
“目前,全省乡村医疗机构硬件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一些地方‘重城轻乡’的观念尚未转变,财政、编制、人员等向县级医院集中,严重挤压了乡村医疗机构生存空间。”省政协委员唐耘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建议,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布局不能搞“一刀切”,要合理配置乡村两级资源,从注重机构全覆盖转向注重服务全覆盖,对服务人口较少的村,可通过乡镇卫生院定期巡诊、派驻以区邻(联)村延伸服务等方式提供服务,避免医疗卫生服务“空白点”,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要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统一医共体编制、岗位、人员、经费、药物、财务、信息等,辐射引领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支持全省不低于20%的乡镇卫生院开展一、二级常规手术,加大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让广大农民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
此外,要积极推进做实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工作,对基层医疗单位长期聘用的编外人员、表现优秀且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在岗村医,可在乡镇卫生院招考在编工作人员时优先录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白洋 刘飞 陈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