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成都市地方志办”)与成都传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秉持“传承文化基因,赓续成都文脉”的理念,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围绕地方志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深入开展合作,推出更多优质文化产品,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贡献史志与传媒力量。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共同繁荣成都方志文化
地方志纵贯古今、横陈百科,被誉为“一方之全史”,承担着存史、育人、资政的重要功能。成都是“方志初祖”《华阳国志》作者常璩的故乡,编史修志源远流长。
成都传媒集团是一家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和智媒体集团,其综合传播影响力和总体经济规模稳居全国同类报业集团第一方阵。截至2023年底,成都传媒集团主流新媒体全网用户数3.8亿,资产总额170多亿元。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拥有成都日报社、成都商报社、每日经济新闻社、《先锋》杂志社、红星新闻网、国际传媒公司、时代出版社7家直属直管媒体单位,建设了锦观新闻、成都发布、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以及Go Chengdu、HELLO Chengdu、YOU成都、谈资、天府文化Chengdu Culture、成都儿童团等新型主流媒体和垂直细分领域品牌新媒体。擅长生产内容、肩负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书写新中国高质量发展故事是成都传媒集团的职能和责任。这让成都传媒集团与成都市地方志办具有天然的合作基础。
据了解,此次签约,成都市地方志办与成都传媒集团将围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方志文化的精神需求,在宣传报道、活动策划、志书编纂等方面加强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都传媒集团将对成都方志文化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支持将成都方志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方志文化传播平台。与此同时,双方还将就年鉴、志书、地情读物等地方志书籍开展合作,共同记录新时代、服务新时代;共同策划组织成都方志文化推广活动,扩大方志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在推进方志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上加强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地方志办与成都传媒集团将合作成立成都方志文化工作室,推进各项合作项目。
盛世修史 赓续文脉
助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在签约仪式上,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马海军表示,成都市地方志办与成都传媒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进一步整合双方资源优势,实现双向赋能,更好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协议的签订,为的是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全面、高质量的合作。”马海军表示,成都传媒集团许多工作与志鉴工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起着记录历史的重要作用。把双方的合作拓展至地方志工作的全领域全过程既势在必行也切实可行。“希望接下来,双方多沟通交流,切实保持合作热度,加强专题专项研究,切实提升合作深度。同时,聚焦项目策划,推动双方的合作有结果、有效果、有成果。为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盛世修史,赓续文脉,我们有责任记录、传承和弘扬成都优秀传统文化。”签约仪式上,成都传媒集团董事长、成都传媒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母涛表示,成都传媒集团与成都市地方志办在政务新媒体建设、新闻宣传报道等方面已展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达成战略合作后,成都传媒集团将充分调动集团资源对成都市地方志办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活动全力支持,做好宣传报道,提供更多服务,并在政务新媒体建设、新闻宣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强深度合作。“宣传好地方志的工作,就是宣传好天府文化,就是传承和弘扬好成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这是我们应尽之责、使命所在。我们将实现‘新闻+’与‘方志+’的跨界融合、深度合作、相互赋能,助力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为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政存史的功能,在此次签约现场,由成都市地方志办联合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红星新闻网编纂的《成都微记录(2023)》正式发布。该书及时客观记录了成都市在2023年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轨迹,用年鉴方式表达留存成都发展记忆。市地方志办和成都传媒集团还向6位成都“平凡英雄”市民代表赠送了《成都微记录(2023)》。最后,到场嘉宾与市民代表一起参观了成都方志馆,聆听成都故事,感受天府文化。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茹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