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正是一年开局时。过去一周,包括湖南、四川、浙江在内的多个省份均进入两会时间。
地方两会向来是观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1月25日、26日,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和四川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相继闭幕。来自全省各条战线的代表委员,从会场奔赴各自的“战场”,结合实际工作,将两会精神落地落实。
作为全省发展“压舱石”“主引擎”“火车头”,成都的发展状态、成效和水平决定着全省大局。1月2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在参加成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以更加有力有效出色出彩实绩为全省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担使命、明路径、抓落实。纵观省两会,“高质量发展”是高频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32次,在代表委员们口中也频频出现。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成都需要抓住战略机遇,对标先进,以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更好引领带动全省发展。
会场外,一个个政策的落地,一个个项目的推进,正在将更多的“愿景图”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施工图”“实景图”,也持续呈现出成都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过去一周,全球首家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在成都正式投入运营;成德眉资将推动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加快推进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时间再往前,四川工业发展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制造业项目——总投资630亿元的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在成都开工……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聚焦“民生”,是两会的重中之重。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更是一座人民城市的使命所在。
去年以来,成都持续擦亮幸福城市底色,确保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2023年初成都制定的86项具体民生实事工作目标全部圆满完成,其中16个项目超额完成。新一年,办好市民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更有新的进展——
在建的省第一中医医院建设项目主体迎来封顶;五块石中学正在加快建设,教育扩优提质民生项目正在加紧推进;简阳市三星镇新星社区新的道路建成投用,出行方便了,还建起了柑橘基地,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
目光远而“致广大”,需要我们锚定高质量发展,拿出勇攀新高、提质进位的毅力和魄力。步履稳而“尽精微”,让民生情怀时刻“在线”,更需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笃定与坚守。
共识不断凝聚,力量持续汇聚,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接下来的奋斗目标。1月31日,成都也将进入两会时间,新一年的发展,更多的“民生红包”,值得我们给予更多期待,更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扑下身子真抓实干。
“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让我们以“抓紧干”的紧迫感抢抓机遇,以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持续迈进,锚定新目标,干出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