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1月30日

牢记嘱托 团结奋斗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

上接01版

全力建强“大后方”、唱好“双城记”、做强“都市圈”、建好“示范区”、打造“幸福城”,加快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二)

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更高起点。

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成都只争朝夕。

建强“大后方”,成都有担当——

1月10日,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成都,这是国内首条、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生产线;1月24日,成都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正式投运……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连落地,正进一步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十万亩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良田美景激活乡村振兴,撬动农村新发展,更彰显着“天府粮仓”的成色。

去年8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成为战略科技设施领域的又一次突破……

立足服务建设新时代战略大后方,加快建设国家战略性产业基地、战略性物资储备基地和战略性基础设施,成都正以更高水平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推动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

唱好“双城记”,发展有力量——

2023年前11月,中欧班列(成渝)稳定运行近50条线路,累计开行超5000列,占同期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近三成。成渝两地市场已拓展至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入第五个年头,成渝在交通、产业、科技、平台、生态、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全方位合作。

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2023年,248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138.4亿元,超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311项“川渝通办”事项累计办理超过1500万件次,“双城”生活更有“同城”体验……

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做好“相互赋能、相向发展”的大文章,在成渝之间的高水平合作中,双城经济圈的经济辐射力和发展带动力正持续提升。

做强“都市圈”,成长在路上——

今年1月,成都联合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加快推进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制定“设立区域协同技术创新专项”“搭建科技资源共享云平台”等15项具体措施,促进成都都市圈打造技术共研、资源共享、协同转化、生态共建的协同创新共同体。

从2020年至2022年的起步期,迈入2023年开始的三年成长期,成都都市圈建设继续推进。

成德S11线正式启动,全国首个“轨道上的都市圈”有望在2027年互联同城;无差别、同标准政务事项全年新增75项……2023年前三季度,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达2.02万亿元,占全省、双城经济圈比重分别为46.6%、34.2%。

超大城市是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成都正与德阳、眉山、资阳构建起更大发展空间,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建好“示范区”,推进有恒心——

过去一年,千年“摩诃池”盛景重现,唐宋“十二月市”闪亮上新、近代“祠堂街”焕新亮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范本持续推出,擦亮的是城市的自然禀赋与生态本底,更在其之上,有了更多的创新表达。

通威太阳能5G智慧园区,数百台机器人装置有序穿梭,在“智造”的加持下,用工减少约62%,能源消耗降低约30%,生产效率提升约161%;兴隆湖畔,成都首个“近零碳建筑”中建低碳智慧示范办公大楼披上“隔热防寒衣”,平均能耗低1/3至2/3。

2023年全年,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材料、太阳能电池等外贸“新三样”进出口分别增长77.6%、44.5%、22.2%。这是中国制造的新优势,亦是绿色动能的生动展现。

聚焦“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是示范区建设的应有之意。目之所及,绿色正延伸出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城市生态、经济、生活、社会价值,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打造“幸福城”,美好有实感——

“大运之城”“科幻之都”“2万亿城市”……去年以来,成都有了一个个新“标签”,但“幸福成都”这一标签始终未变。

2023年,成都连续1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重点项目546个,年度计划投资949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115.9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17.6%,第三方“万人问卷调查”市民满意度达93.87%,连续3年稳步提升。

过去一年,成都全面落实国家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消费市场持续火爆。餐馆里热气升腾、演唱会场场爆满、体育消费延续火热……去年全年,成都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破万亿元。

庞大的市场,带来更多机遇。去年全年,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60.2万户,净增涉税市场主体数量增长84.0%。税电指数全年始终处于景气区间。A股上市企业达到117家……

面向2100多万市民群众,成都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务要素“一网通享”、企业诉求“一键回应”、经济运行“一网统管”,全力实现网格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不断提高城市智治细治善治水平。

提升城市活力、增进民生福祉、绘就幸福底色。“成都式幸福”品牌愈发鲜亮、内涵日益丰富,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一个美丽注脚。

(三)

时光是变量,也是奋斗者的常量。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迈入新的一年,我们踏上了新的征程,前路充满希望,但依然山水迢迢,仍需闯关夺隘,不能有丝毫懈怠。

我们深知,城市的发展与进阶,从来都是由一项项的具体工作构成。每一项部署的落实,每一个项目的推进,都会让我们向着城市跃升的目标更近一步。

时不我待。前进道路上,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的政治,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履职尽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让美好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真抓实干。一项项具体的目标铺就,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坚定落实。开拓未来,唯有凝聚共识,以奋进姿态实心干事,以责任担当科学作为,才能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让成都加快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付出百倍努力。

新的一年,新的进发。让我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实干为要,团结一心,一步一个脚印,谱写更加嘹亮的发展乐章。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马玉宝

--> 2024-01-30 马玉宝 1 1 成都日报 c127343.html 1 牢记嘱托 团结奋斗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