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2月01日

成华区聚焦民生实事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医养结合 家门口方便老年人就医

“感谢你们,这么冷的天还上门帮忙照护。”岁末年初,成华区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再次来到辖区居民刘大爷家中,为老年人提供生命体征检测、修剪指甲、清洁等服务。

为了让老年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健康养老服务,成华区聚焦民生实事下实功,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结合主题教育完善老龄健康服务体系,践行“医养结合”发展理念搭建三级老龄健康服务体系,结合“健康敲门行动”进社区为老年人提供能力评估、健康指导、医养服务,于2023年创建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

更有“医靠”

居民走路10分钟即可就医

不久前,成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再添新成员,白莲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1月中旬正式投用,意味着成华区实现了辖区内11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白莲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了,看病就近了。”辖区居民王女士患有高血压,中心投用后,她从家出发,走路10分钟即可就医。成华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心投用后可为白莲池街道5个社区约3.2万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填补了白莲池片区基层医疗资源空缺,缓解了“看病难”问题。

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有“医靠”的医疗健康服务,在成华区,包括白莲池在内的11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兼具全区“医养结合”老龄健康服务的功能。以跳蹬河为例,位于跳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杉板桥分中心三楼的中医集中诊疗区以中医特色治疗为主的诊疗服务深受老年居民青睐。专业的中医医师通过辨证施治,为老年患者提供中医传统绿色疗法、养生保健、疾病康复指导和健康咨询等服务。中心开设了B超心电、放射科等检查科室,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此外,中心与龙湖·椿山万树养老中心合作,通过“医养结合绿色通道”主动为养老中心老年人进行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第一道关口,“家庭医生”团队的建立,为辖区内12万群众尤其是老年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就医体验。签约家庭医生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更加了解,还能针对患者制订治疗方案、进行用药指导。

分区护理

精准解决养老人群就医刚需

“老年人身体状态变好了,心情也很愉快,我们心里就踏实了。”在成华区中医医院,80余岁的余大爷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性治疗,已经可以跟前来探望的家人一起聊天、散步。跟余大爷一样,上百位老年病患在此康养,享受家门口的医养结合服务。

作为三级老龄健康服务体系中的“龙头”,成华区中医医院结合主题教育,调动党员职工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探索既能满足群众“医养结合”服务“刚性”需求、又可进行推广和复制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率先在全国建立以“专科医院为龙头、社区中心为支撑、家医团队为网点”的体系,走出了一条“多病共管、营养介入、安宁支持、长护参与、中西结合”的中医药融入医养结合服务的新路子。

院长张聂告诉记者,入托者很多是失能、失智老年人,患有慢病需监护及急性期治疗完成需后期康复者,为此,医院分设失能照护区,长期照护、认知障碍专区,慢病康养区3个特色专区,对病人分区进行精细化护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精准解决了养老人群的就医刚需。

记者注意到,“康养区”房间配有适老化卫生间,床旁是多媒体互动屏和无感智能看护系统,方便医护人员掌握病人情况。随着一年多前新院区的开诊,养老床位达到约200张。此外,作为四川省第一批医养服务示范单位,医院对入托老年人进行“分区管理、动态转换”,将经过评估符合入院指征的老年人转入“住院区”,将住院病区治疗后需要康复和病情稳定的老年人转回“康养区”,真正实现了医疗、养老动态管理与服务无缝衔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卢佳丽

--> 2024-02-01 卢佳丽 成华区聚焦民生实事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1 1 成都日报 c127491.html 1 医养结合 家门口方便老年人就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