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回律转,又是一年两会时间。
在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其中不乏许多关于夯实城市生态本底的内容——“全面落实林长制”“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7万亩”……
近年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持续书写绿色“答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管齐下,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强劲韧性。
“生态账”
累计实现增绿增景28万亩
近年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坚持科学绿化理念,以实施重大生态项目为牵引,以构建异龄、复层、混交、近自然多功能森林为目标,优选乡土适生树种,完成7万亩国家国土绿化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并于2022年启动建设总规模56.6万亩、总投资125亿元的生态保护修复暨国家储备林项目。
生态本底持续充“植”,数据是最好的佐证——龙泉山累计实现增绿增景28万亩,相当于全市人均森林面积增加3.35平方米。森林面积提升已带来生态成效,目前龙泉山年均固定二氧化碳121.8万吨、释放氧气88.9万吨。
山林葱郁程度,直接影响着龙泉山上的动植物栖息。2023年龙泉山上新记录的动植物增加571种,共计达到1724种,年吸引万余只猛禽在龙泉山中途栖息和补给。
如何更加行之有效地对这些动植物进行科学有力的保护?目前,龙泉山已建立龙泉山植物群落数据库、动植物多样性数据库、动植物多样性图谱等数据通道,通过分析龙泉山植被类型、动植物多样性结构和动植物区系组成、植物演替方向等,摸清了龙泉山生态家底。
保护带来变化,变化引发思考:森林茂密、动物繁多,对筑牢成都生态安全屏障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如何开展森林防护?
以人防为基础、物防为保障、技防为支撑,龙泉山正继续强化提升森林防护专业化水平,依托科技赋能,积极探索信息化、智能化的森林管护新模式。既有承担着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的管护站点,还在完善“以水灭火”路径,实施“百池千湖万塘”工程,实现在森林火灾发生时就近取水灭火,并为公园的生产、生活、农林灌溉和生态用水、景观用水提供坚实的水源保障。持续巩固龙泉山建设成果,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
“经济账”
5个区县均已启动重点项目建设
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高低起伏,葱郁千里。从城市边界到城市绿心,如何行之有效地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助力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涉及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金堂县5个区县,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特点和产业资源情况,皆布局各类生态文旅项目。
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两年来,各个项目已陆续进入“建设进行时”。与此同时,聚焦四川省“天府森林粮库”示范基地建设。今年,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金堂段还将启动天府森林粮库3000亩油橄榄示范基地建设。
在提升市民参与度方面,龙泉山还以山地生态消费带建设为契机,开展“森林+”系列行动,创新探索“森林+运动”“森林+科普”“森林+康养”等生态赋能模式,天府龙泉山户外运动研学科普基地项目、龙泉山国家储备林项目种苗繁育中心等项目正有序推进,持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消费优势。为持续满足大家运动健身、旅游休憩的需求,龙泉山乡村民宿产业和资源禀赋摸底工作也在同步开展。目前,龙泉山已科学确定龙泉山乡村民宿发展总量,研究起草《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乡村民宿产业管理办法(试行)》,加快推动成立龙泉山乡村民宿联盟,努力呈现一幅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稳定繁荣的和美乡村画卷,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低碳新路径探索方面,龙泉山正积极探索“碳汇+”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以植树造林实现会议“零碳排”,建成全省首个会议碳中和林;开展监测计量,助推“碳惠天府”机制造林管护碳减排项目方法学形成并发布;开发全省首个“跨行政区域+多林权所有方”林业碳汇项目。
下一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将不断厚植龙泉山绿色生态新优势,助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颜值”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