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今年成都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会有什么新的举措?”
“当前成都大运会场馆赛后使用及运营情况怎么样,未来还有什么考量?”
“打通跨区域之间的断头路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提升交通效率和品质的民生工程,今年成都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构想和方案?”
……
2月1日,在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局长面对面”咨询交流会现场,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围绕经济、社会和城建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共同推动解决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社会领域咨询交流会上,“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关键词被频频提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迅速发展,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保障权益维护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成都如何保护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市人大代表黄国蓉问道。
“成都作为全国首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城市,率先在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四大行业开展试点工作,截至2023年,全市7家试点平台企业从业人员累计参保达63.2万人。”市人社局局长王道明介绍道,今年6月试点工作结束后,将争取把四大行业中的其他平台企业纳入职业伤害保障参保范围,解决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伤保障问题;同时,全力打造“2+3”小伤“快认快支”经办模式,即:对事实清楚、资料齐全、不涉及劳动能力鉴定的案件,力争在2个工作日内作出职业伤害确认结论,职伤医疗费审定后3个工作日内支付待遇,形成“更快、更畅、更好”的职伤保障成都样板。
在城建领域咨询交流会上,市人大代表围绕公园城市建设、交通规划、城市更新等问题积极发问。“我关注的是危房改造问题。”市人大代表邓姗姗说,现在中心城区老旧院落存量较多,危房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存在诸多隐患,针对这类危房是否能够研究出台约束性政策条款?
“我们建立‘人不进危房、危房不进人’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危房人员搬离工作。接下来,将结合城市更新、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工作,督促属地政府‘一栋一策’实施改造,做到应治尽治,全面保障危房居住人员安全和周边公共安全。”市住建局局长夏先义回答道。
和邓姗姗一样,市人大代表游刚也很关注城中村改造问题。“关于城中村改造,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们。”夏先义的回答让游刚对未来成都城市更新改造更加有信心。
在持续两个小时的活动中,市人大代表积极提问,局长们主动表态,一问一答间,部门收获了民意,人大代表收获了答案。
“为了这次活动,我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准备,查阅了大量资料。”市人大代表刘国向记者说,“这种会前调研、会上交流、会后落实的做法,加强了部门与基层代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有利于实打实地解决问题。”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