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切割机按照指定参数将厚重的钢板切割成各种形状。耀眼的火花中,挥舞的机械手臂灵巧地点火、焊接,将六边形花瓣状的钢构件拼接在一起……记者走进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看到,生产现场火力全开,赶订单的氛围满溢。
从“大难特异”的绿色建筑到小巧精细的精密配件,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以聚焦细分产业领域招大引强为抓手,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建圈强链。目前该产业功能区已引进中冶西部钢构、中冶交投善筑、成都建工、中凝科技等多家绿色建材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今年新材料产业有望实现产值超22亿元。
“目前我们基地5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月产钢构件5500吨,500余名技工奋战一线,正全力为成都白鹭湾科技生态园、成都科创生态岛、福田TOD科技树等项目生产钢构件。比如福田TOD项目12000吨钢构件年前就要全部完成发货。”该基地产线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已超过30万吨。”
激增的订单让提升产能的计划提前启动。据悉,春节后,基地二期项目即将启动建设,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16万吨钢结构制造能力。值得关注的是,主打智能化是二期的重要亮点。
在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东部社区的一栋标准厂房内,成都新能源能量载体精密结构件制造基地项目两条生产线已进入试生产。记者看到,在高速冲床、自动化运输线、高精密机械手、全自动封包线等诸多先进设备加持下,开料、 拉伸、清洗、分拣等环节有序进行。“按照目前的产能,单条产线每天可生产约15000个新能源电池外壳,目前产线正在调试,预计年后正式投产。”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总投资达50亿元的新能源能量载体精密结构件基地项目是简阳市在动力储能电池细分领域招商引资取得的新突破。项目主要建设新能源能量载体精密结构件的研发中心及自动化生产线,为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提供精密模具及结构件、连接件产品。整个项目建成投用后,产能达年产100万套以上。
记者了解到,简阳围绕推动新能源电池细分产业链、价值链向上下游延伸,引进普正精密、艾利丹尼森、中凝科技,投资100亿元生产新能源电池结构件、复合集流体、气凝胶复合制品等新能源电池关键原材料,引进赛德美建设电池包拆解电池极片精解、正负极材料修复产线,围绕新能源电池全生命周期逐步建成供需畅通、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丹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