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施小琳参加所在的简阳代表团会议,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以城带乡推动融合发展。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定不移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成都作为超大城市、省会城市,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走深走实?如何推动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双向奔赴?两会会场上,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将尽展其长,助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会场外,新型社区已做好准备,在2024年走出一条城乡融合的新路子。
场内声音
培育本土人才
赋能城乡融合
2月1日,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上,一场聚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界别协商会议召开。来自区(市)县政府、一线企业、高校等不同领域的委员逐一发言,围绕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展开交流,分享“好点子”。
在市政协委员、成都市安农兴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州市农联会秘书长但贵安看来,促进城乡融合实现新突破的关键在于人才的融合。
“期待2024年进一步拓宽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畅通返乡人才服务乡村的渠道,通过优化人才培育和引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贵安认为,农村人才引进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引进优秀人才可以带来新的思路、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市人大代表、崇州市杨柳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王伶俐对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专项政策吸引人才返乡入乡”的表述印象深刻。“在我看来,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不仅仅是要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到基层,更要培育本土人才。”王伶俐表示。
如何让人才引得回、留得住、用得好?王伶俐建议,在乡村每3个涉农乡镇内建设一个乡村青年人才公寓,为入乡青年提供稳定住宿,让青年在农村乡村留得下来。
“推进城乡融合,重点还是在乡村。”来自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简阳市云龙镇新乐村袁春梅表示,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坚定不移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为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她表示,下一步新乐村将深挖本地文化资源,建立镇史馆、农耕文化展示区及非遗展陈室,开发特色旅游,用好千佛桃源3A林盘景区资源,持续开展胭脂脆桃采摘节活动,策划推出精品采摘路线;打造特色点位,将新乐村小龙虾垂钓活动、龙潭村砂糖桔采摘活动、桤木村草莓亲子采摘活动以及云龙水酥非遗体验活动等串联打造,提升成都周边周末深度旅游体验。
“你看这些泉水的照片,有的很清澈,有的就有点发浑,是由于周边居民清洗衣物、农具等造成的。”2月2日,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小组会上,市政协委员、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翟世明一边分享手机相册,一边向记者讲解。
泉水不仅是很多河流的发源地,也是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稀有鮈鲫、成都土著鱼篮吻鳑鲏等生物的栖息地,能体现水质、水文和水生态的相互影响,是推动三水统筹的重要抓手。
“2024年,希望启动成都市平原地区泉水普查工作,并结合河长制管理、湿地保护等已有工作机制系统建立泉水保护制度体系。”他还希望严格管理泉水补给区的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处理,“也希望从水资源开发、特色农产品、休闲旅游等方面提出开发利用原则予以引导,比如以九尺镇濛阳河流域开展综合试点,推动泉水生态价值实现。”
场外行动
打造现代化新居
塑造品牌IP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要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这让我们很受鼓舞,感到干劲十足!”龙泉驿区同安街道阳光村负责人刘明激动地说。
从2023年7月开始收房后,阳光村新型社区的986套新房全都有了主人。春节临近,不少新房装修完成,正陆续迎来入住的村民,大家正忙碌着准备在新房里过年。
“这个项目搞得好,我们一大家不但分到了两套新房子,还有土地流转收入,年轻人可以放心出去工作了,生活越来越好了。”阳光村村民代安玉说。
“下一步,将通过打造田园运动环,建设农科服务、田园生活、乡创服务三大中心,将农旅度假、农科研发、乡创集聚、阳光生活等集结起来,通过塑造‘天府阳光’品牌IP,实现农、旅、康、文多元产业融合。”刘明介绍道。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柯雨 粟新林 陈泳 魏捷仪 刘依林 摄影 李冬 魏麟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