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 去年1月,农夫山泉首次在成都投资,布局饮料生产基地项目,并在近日开工建设农夫山泉当前全国最大单体工厂,助力成都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发展。一出手就是这样的大手笔,背后离不开成都的天府好水,还有成都这个超大城市的市场。
从离粤首站选择成都
看沿海企业看好成都开放水平
“走出广东的第一站,我们选择了成都。”雄川新能科技(成都)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姚麟峰说。总部位于广东的雄川氢能是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企业,去年与成都携手合作,落户雄川氢能西南总部项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该项目一期投用,规划建设二期,并带动引进数十家链属企业。
成都何以成为企业出粤发展的首站?姚麟峰说,他和同事们先后考察江苏、浙江、新疆、湖北、四川等地多个城市,从原料、人才、市场、营商环境等多维度分析比较。成都发展绿氢,打造“绿氢之都”,在资源、政策和市场应用等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落户成都后,成都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给了我们极大信心,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持续助力,我们来对了!”姚麟峰说。
姚麟峰的切身感受引起更多“姚麟峰们”共鸣。去年6月,广东爱伦电子首次走出广东,决定在成都落子超级电容与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西部总部项目,并于今年1月在成都开工。爱伦电子方面表示,选择成都,是基于成都的良好营商环境和对外开放发展态势,推动项目实现超预期进度签约和开工,未来的高端电容器产品可借中欧班列直接出口欧美市场。
企业用脚为成都投票的背后,凝聚着成都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更离不开成都着力推进高水平开放发展,不断提升城市位势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成都本土企业,持续加码投资新项目,包括国星宇航“星际太空港”全国总部项目等。
一个个项目接续落地,是企业自身的发展“加法”,也是成都的发展增量,企业与成都得以共同成长壮大,并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唐小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