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2月19日

减轻企业的烦“无事不扰” 解决企业的难“一办即成”

“将积极探索职称评审人才数据与全市人才认定系统数据融合贯通,进一步‘汇数成海’。”

“将基本实现多个行业领域监管检查一步到位,切实做到‘无事不扰’。”

“将让企业对要办的事项‘一看便知、一查即懂、一网通办、一办即成’。”

……

为有效解决企业反映的共性难点问题和高频事项,市级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落实《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131项责任分工。在昨日召开的成都市提能“12345亲清在线”做优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市人社局聚焦企业反映的人才用工、市市场监管局聚焦跨部门综合服务监管、市住建局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分别作表态发言。

以高品质人才服务

助力蓉企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市统一的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已上线86个评委会,涉及23个职称系列、520个专业,已入库6199名专家,1.3万余家用人单位注册登记,4.3万余人通过系统完成线上申报……”市人社局局长王道明说道。

2024年,成都如何更好服务人才,赋能企业发展?王道明在发言中给出三方面“详解”:一是规范化“管”,聚焦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管理,努力杜绝超范围评审和滥发证书等风险。6月底前,实现系统数据“全员、全程、全量”可核可溯。二是智能化“办”,聚焦“人才网上报、数据线上跑”,最大程度减少纸质材料申报和往返跑路情况。2024年底前,实现系统新增电子证书“一网通查”,推动历史评审数据分批次归集上网。三是智慧化“享”,聚焦人才与产业合理匹配,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进一步面向全市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高能级科研平台等开放在线信息化评审权限,助力企业在全行业内树立人才评价“话语权”。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职称评审人才数据与全市人才认定系统数据融合贯通,进一步‘汇数成海’,在服务人才、赋能企业、辅助决策方面进一步发挥‘智慧人社’的优势和作用。”王道明说道。

进一次门 查多项事

减轻企业迎检负担

“针对企业反映的部分领域行政执法统筹力度不够,存在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2024年,市市场监管局将会同多部门积极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探索建设更加便捷、高效、规范的行政监管新模式。”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傅学坤说道。

一方面,探索重点事项跨部门监管执法“综合查一次”,减轻企业迎检负担。“2024年4月底前,形成跨部门重点事项清单,按事项确定综合监管方案,建立以行业主管部门统筹、监管部门配合的专项检查、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精准有效实施监管执法。”傅学坤表示,2024年底前,将基本实现清单内事项“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多个行业领域监管检查一步到位,切实做到“无事不扰”。

另一方面,建立重点领域“一业一册”告知制度,助力企业防控安全风险。11月底前在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燃气、特种设备、建筑工程质量等重点领域,探索配套推行“一业一册”告知制度。同时,推动跨区域监管执法协同。积极探索创新成渝地区、成德眉资跨区域监管模式,以市场监管领域包容审慎“六张清单”为基础,12月前在更广范围、更多层面、更大力度上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

建筑项目全周期服务

企业办事“一网通办”

“2024年,将根据企业需求持续完善平台智慧化功能,努力实现政策‘不申即享’、审批‘不审即办’、监管‘无事不扰’、服务‘不见可办’、制度反腐‘不留死角’,高效助推城市发展。”成都市住建局局长夏先义作出表态。

据夏先义介绍,1月18日,市住建局全面上线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从四个方面优化服务,竭力为企业在蓉投资融资、开发建设、资产运营全生命周期 “保驾护航”。据悉,市住建局将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企业端应用场景配置,按项目前期、工程施工和交易运维3个阶段,将年均约3300个在建项目线上推介,让建设、施工等各行业企业可以一站式获得可感知、可参与的项目机会。

“我们计划今年6月底前完成系统‘无纸化’审批功能升级,围绕项目施工、竣工等关键环节,横向与发改、规自等13个部门系统线上协同,纵向与上级主管部门14个系统实现共享。”夏先义介绍道,市住建局将提供“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让企业对要办的事项“一看便知、一查即懂、一网通办、一办即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静宇 黄雪松 李长乐

--> 2024-02-19 王静宇 黄雪松 李长乐 1 1 成都日报 c128171.html 1 减轻企业的烦“无事不扰” 解决企业的难“一办即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