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龙年第一个工作日,成都以一场优化营商环境的大会,吹响了新一年的开工号。
这是继2023年正式上线“12345亲清在线”以来,成都再次将春节后的第一会聚焦营商环境。这其中,不断升级的是服务企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始终不变的是城市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逻辑内核。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不论是整个春节假期,各地经济所展现的“热辣滚烫”局面,还是近两日不少省市以召开“新春第一会”、发布重磅文件等行动“竞相争春”,一个鲜明的信号是,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高质量发展正持续深入城市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
如何立足本地实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振奋龙马精神,拿出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在各地谋划的新作为、新目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中国。
春泥护花,要不断厚植高质高效的发展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标志。
有能“上天”的飞行汽车、能入海的“探索6000”自主水下机器人、能精准操作的手术机器人……2月18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步举办了产业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一个个炫酷“黑科技”的亮相,表达了广东锚定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决心。
2月19日,四川召开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以科技创新增动力,以“智改数改”添活力,在四川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中,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被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站在新起点上,要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实体经济之基,强化创新驱动之本,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才能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春雨润物,要持续激发充盈充沛的城市活力——
要以优越的营商环境增强市场活力,要以高水平开放赢得发展主动。
从6.0版的208项减少到150项,在逐年升级的同时注重政策的延续性,不仅要优化速度,还要在市场准入等维度进一步“卷”起……细看最近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上海将目光投向更深层更宏观的营商环境。
同步点题“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招商引资”,今年山东省“新春第一会”给出了深化大开放的答卷,提出要构筑互联互通大通道、搭建先行先试大平台、培育内引外联产业、塑造开放包容大环境。
以改革促振兴、向开放要活力,将“关键一招”的最大效力发挥出来,我们要在更高水平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春风暖人,要进一步擦亮幸福安康的城市底色——
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103.8万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13.4%;超611万名市民游客走进公园绿道,异地游客堂食订单量位居全国第二……盘点整个假期成都的文旅消费,在“火爆”等高频词背后,更加凸显追求绿色健康、感受城市文化等新需求。
2月18日,在浙江省2024年“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投运活动中,杭州分会场的“第一锹”设在国科大杭高院双浦校区项目上,这既是杭州以科技创新驱动产学研融合的部署行动,也是加大人才引育的重要落笔。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持续以有实感、有质感的行动加强和改善民生,一幅幅民生图景将从“愿景图”变为“实景图”。
最是一年春好处,又是崭新的一年,又是奋斗的起点。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把既定目标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让我们开拓创新、拼搏奉献,以一往无前的姿态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乘着龙年新春的东风,我们定能以“开门稳”“开门红”让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再开新局,以万紫千红的绚烂色彩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