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9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欧洲人民党大会上宣布,欧盟启动红海护航行动。
当地时间16日,据比利时通讯社援引该国外交机构消息,欧盟在红海的护航行动将于2月19日正式启动。该行动计划持续一年,可以续期。
报道称,从正式启动到执行具体护航任务仍需数周时间。目前比利时、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计划派出多艘军舰前往红海地区。
德国护卫舰黑森号已于2月8日启航前往地中海。比利时计划3月27日派出一艘护卫舰前往地中海。按计划,欧盟舰队能够开火保卫商船或自卫,但不会主动攻击胡塞武装在也门的阵地。
红海护航
欧盟缘何另起炉灶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也门胡塞武装频频在红海袭击与以色列和美国相关联的船只,以示对巴勒斯坦的支持。由于担心受到攻击,越来越多的航运企业和船东选择绕开红海,导致远洋运输费用急剧上涨,国际贸易成本大幅攀升。为应对胡塞武装威胁,美国近期宣布组建名为“繁荣卫士”的红海护航联盟。在目标大致相同、美国发出邀请的背景下,欧盟缘何撇开美国另起炉灶,独立组织红海护航行动?
从经济方面来看,红海航线对欧洲贸易至关重要,欧盟一旦加入美国主导的护航联盟,就意味着站到了胡塞武装的对立面,航经红海的欧洲商船很可能面临更多危险。
红海水域和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向欧洲输送能源、食品和消费品的关键通道,欧盟和亚洲国家之间的绝大部分贸易都依赖这条通道。“全球前五大航运公司中的四家在欧洲。受红海危机影响,目前这四家航运巨头的红海航线几乎完全中断,给欧洲贸易带来巨大损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谢浩表示,欧盟组织护航行动的重要目的在于维护其航运利益,确保欧洲的商品和能源供应。
“对欧洲来说,红海危机更多是贸易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表示,“欧盟无意参与美国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更不希望欧洲商船成为胡塞武装的靶子,这就意味着欧盟要与美国划清界限。”欧洲国家的官方声音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观点。
从安全角度观察,如果加入“繁荣卫士”计划,欧盟很容易被美国捆绑,最终被迫介入巴以冲突,这并不符合欧洲国家的利益。
从政治层面分析,新一轮巴以冲突已经造成空前的人道主义灾难,国际社会和欧洲国家内部要求保护平民、停火止战的呼声不断高涨。此时加入美国主导的护航联盟替以色列站台,欧盟将面对来自内部和外界的巨大压力,今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也将因此受到影响。
美欧利益诉求大不同
导致打法迥异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董一凡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所谓的“护航行动”上,欧盟与美国之间的立场和诉求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面对红海局势,美国希望在中东地区拼凑一个由自己领导的军事同盟集团,发挥美国干涉主义的本质。但欧洲对此比较谨慎。与此同时,美英在红海地区的军事行动着重于对胡塞武装进行武力打击,这些做法也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不利于红海危机得到妥善解决。
欧盟方面则更关注红海航运通道能否畅通以及对欧洲经济安全的影响,希望通过欧洲国家自身发挥一定的力量和作用,让商船平安通过红海。
新一轮巴以冲突去年10月7日爆发后,随着以方军事行动在加沙造成的人员伤亡和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重,国际社会要求停火止战的呼声高涨。在巴以问题上,美国和欧盟的态度也都在发生变化。董一凡认为,这些变化反映了欧盟与美国的利益差异。
欧盟把中东地区当作近邻,认为这个地区的和平安定对欧洲的经济、社会乃至控制移民、难民等方面都具有深厚的意义。因此在巴以冲突问题上,欧盟对于当前加沙地带不断加剧的人道主义危机有着越来越多的担忧,呼吁尽早在这些问题上实现国际公正。
美国则在巴以问题上不断拱火浇油。虽然拜登政府仍在要求以色列在军事行动上采取所谓的克制,但是并没有改变美国在该地区不断制造矛盾、激化冲突以及拉偏架的本质。这反映到双方对于解决危机、推进和平以及缓解人道主义灾难的态度,就出现了较大的立场差异。
相关新闻
也门胡塞武装导弹击中英国货轮
并造成严重损害
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19日说,胡塞武装对在亚丁湾航行的一艘英国货轮实施了导弹打击,并成功击中目标。萨雷亚说,被打击的货轮名为“鲁比马尔”号,悬挂伯利兹国旗,是在英国注册的杂货船。萨雷亚未透露具体的打击时间和地点,他说,这艘货轮遭“灾难性损害”,目前已无法航行。
英国方面当天表示,遇袭船只船员已弃船,目前船只已停泊在红海某处。英方未公布遭袭船只名称。
此外,萨雷亚还在声明中说,胡塞武装在红海城市荷台达击落一架美国MQ-9型无人机。
美国中央司令部18日发表声明说,美军在17日对胡塞武装目标进行了5次“自卫性质”的空袭。声明还说,胡塞武装首次使用了无人水下航行器,试图在红海航线发动攻击。
本组文图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