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1”超长春节假期,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活动精彩纷呈,春节消费热潮成为“特色经济”的放大镜,不管是城市,还是县域,居民出游和购物热情高涨,多地景区门票售罄,市场供需两旺,节庆气氛浓厚。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随着中国逐步向消费型社会转型,城市尤其是成都这样的超大城市的消费承载功能逐步增强,是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的重要载体;县域消费是链接城乡消费的关键一环,今年春节假期,文旅赋能山乡巨变,成为各地返乡网友热议的焦点。比如,四川省不少县城和乡村依托青山绿水和红色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游、体验游、红色游,实现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人们在感叹家乡巨变的同时,认为在文旅赋能之下,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将加速绘就。
“繁荣农村与繁华城市相得益彰”“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加快形成”……去年底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了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四川县域消费呈现哪些趋势,其扩容的难点与堵点何在?成都消费具备哪些优势,促进城市消费提质的发力点何在?本期《理论周刊》通过分析春节假期大城市和县域消费的情况,探讨如何推动城乡消费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