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万平方米的研发测试基地,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根据既定路线有序灵活地运输着行李箱,当遇到障碍物时,立即改变路线,继续前往目的地……昨日,记者走进位于新津的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看到这里正在进行繁忙的产品调试。
“这是公司推出的第四代行李智能处理模式,自主移动机器人集群系统,可智能、灵活地运输和分拣行李,集群数量可根据机场实际需求实时调节,应用于机场开包间、值机岛、分拣以及全流程行李处理场景,可真正体现‘智慧机场’理念。”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镭介绍。
在民航物流公司,可以感受到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氛围。据介绍,公司今年将同时开展9个亿元以上规模机场行李处理系统项目的实施,其中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西宁4个机场项目还将于今年下半年全部达到验收条件。为确保以上重点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工,目前这些项目人员、机具、材料均已全部返场开始正常施工。
民航物流是国产机场行李处理系统的领军企业。“也许大家对我们公司的产品不太了解,但其实它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旅客将行李放上托运传送带的那一刻,到提取行李,我们的行李系统一直在为大家的出行保驾护航。”彭镭告诉记者,为保障今年春运顺利进行,公司有很多员工从1月底至现在始终坚守在机场一线。春节假期结束后,公司全体员工迅速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工作状态,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复工复产。
据了解,民航物流目前正在大力推进近5万平方米的新工厂建设,计划将于明年投用。“同时,在生产制造方面,今年我们生产任务很重,要加班加点生产首都T2、重庆T3、乌鲁木齐、西宁等20多个机场项目的值机、转盘、输送分拣设备,预计今年产量增幅超过40%。”
在科技创新方面,科研人员正对即将在重庆、乌鲁木齐、兰州、长沙等机场进行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产品进行小试和中试。据介绍,公司今年将重点推进行李独立运载系统(ICS),该系统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行李处理系统之一,也是公司的第三代高速输送处理系统,最高输送速度可达10米/秒,是传统输送速度的10倍,可显著提高机场行李处理效率和旅客出行便利性。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