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出台,是让学校回归教育核心主体地位的重要举措,更是社会与家长的夙愿期盼。如今“双减”的落实情况如何?学生对于政策有哪些感受与建议?
全国两会即将开幕,日前,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在线上发起网络建言征集活动,许多网友就教育、就业、医疗、环保、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昨日,记者走进成都石室中学东部新区实验学校,实地了解学生对于全国两会的期待与建议。
“自从‘双减’实行后,我们的书面作业明显少了很多,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也让我们有空间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成都石室中学东部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谢焙森深有体会。
谈及“双减”政策最大的改变,延时服务无疑是一大亮点。“最喜欢的肯定是延时服务了。像我就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篮球和奥数。”谢焙森分享道,有了延时服务后,大家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以及学科,感觉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事情,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我感觉‘双减’政策不仅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能明显感受到家长们也不再拘泥于我们的成绩或者是排名来衡量我们了。”成都石室中学东部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邹雨桐认为,“双减”政策实施之后,不仅在课业压力上得到了减轻,也让父母有了更多全面了解自己特长的机会。
对于未来,还期望看见“双减”政策有哪些更加实际的落地?谢焙森反馈了同学们的心声——希望延时服务再多延延时。“我们现在是每周一周二下午有大概一个小时的延时课堂,但是大家觉得时间还是有点短,希望每天下午都能有一个小时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不仅如此,邹雨桐和班上的同学则是希望除了丰富的校内课堂,还能有更多机会参加校外实践活动,丰富大家的学习生活。“比如之前学校组织去博物馆参观,但是名额有限,不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参与,希望以后可以多增加一些这样的实践机会,让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升涛 陈煦阳 李菲菲 谢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