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3月05日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深地塔科1井

“9999.98,9999.99……”4日14时48分,随着一枚金刚石钻头持续刺破地下岩层,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前方指挥部电子屏幕上的数字瞬间跃至“10000.00”,我国首口万米深地科探井正式穿越万米大关。这标志着继深空、深海探索大自然的壮举之后,我国在深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记者在地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钻探现场看到,约20层楼高的井架矗立于茫茫沙海中,机械装备轰鸣不停,身着红装的石油工人忙碌有序。

“垂直井深突破地下万米,在我们国家尚属首次!”塔里木油田企业首席专家王春生说,数十年来石油人在塔里木盆地钻探,如今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我们正在做的,不仅是为国家找油找气,也是探索地球未知领域、拓展人类认识边界的一次大胆尝试。”

这口井被命名为“深地塔科1井”,设计深度11100米。自2023年5月30日开钻以来,数百名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坚守沙海腹地,连续奋战270多天,历经高温、严寒、风沙和复杂地质情况的持续挑战。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看来,深地钻探难度堪比“探月工程”。经过持续数月掘进,钻头抵近地下万米地层时,设备承受高温超过200℃、高压超过130兆帕,“超万米后控制难度极大,就像一辆大卡车在两条细钢丝绳上行驶。”

近年来,我国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多次刷新深地开发纪录,为实施万米深井工程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条件、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也为不断刷新“中国深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表示:“深地塔科1井钻破万米后成为世界陆上第二、亚洲第一垂深井,在深地科学研究和超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万米“冲刺”成功后,深地塔科1井肩负科学探索和预探发现两大使命,仍在向着目标深度全速钻进。文图据新华社

新闻特写

“步步惊心”的

最后23米

深探万米,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据了解,在进入8000米深度后,地层异常坚硬,井上先后更换了15只钻头才艰难钻进到万米。就在这口科探井距离地下一万米还剩下只有23米的时候,打入地下的钻杆突然断裂,稍有不慎,就面临着8000多米钻杆深埋地下的危险,那么,钻井工程技术人员到底经历了什么,面对风险他们又做了哪些,才让万米深井的钻探能够继续下去的呢?

2月17日下午,当钻头钻至9977.06米时,意外情况发生了:钻井泵压力和钻具悬重急剧下降,钻杆断裂,长达8417米的钻具掉落井下。这个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所有人心头一紧。

当时,钻井深度接近一万米,井下情况瞬息万变,技术人员尝试各种方法解除工程复杂情况。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工作,终于接通了断裂的钻杆。然而,就在准备打捞时,又发生了新的意外。

“各种预想不到的复杂情况接二连三发生,正当我们连续三天三夜把准备工作全部做完以后,又发现井下的泥浆没有返出,钻具水眼发生了憋堵。”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事业部副经理张志说。

一边要应对已经出现的情况,一边还要对付随时随地发生的意外,就在现场的技术人员还在解决憋堵的问题,新的卡钻情况又出现了,工作人员不得不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钻机的卡顿。“当时,我们下入了震击器,但是连续震击了21次过后都没能解卡,我们始终不放弃,重新又震击了39次,非常艰难地解卡。”张志说。

就这样,经过15天坚持不懈的努力,工程技术人员成功解除了井下复杂情况,终于成功突破地下一万米。中国的石油人用他们的努力和智慧不仅解决了难题,还创造了世界钻探万米深井用时最短的纪录。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事业部经理 段永贤说:“可能只有参与了的人才能感觉,国家超级工程,成功和中间的煎熬可能都有吧。再努力,完成工程和设计目标。”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 2024-03-05 1 1 成都日报 c128858.html 1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