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氢能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此前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工商联主席俞建表示,政策发布以来,全国除河北、广东等7个省(市)地区发布了相关制氢“松绑”政策,其他地方目前仍将绿氢制备归属到危化品生产领域,阻碍了我国绿氢产业链的发展。
他建议,加快实现“绿氢制备”松绑,研究制定国家层面统一的绿氢制备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绿氢生产不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电解水制氢(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等绿氢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站。
俞建认为,应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和程序,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形成统一高效的绿氢制备项目审批管理制度。针对绿氢制取装备关键技术、材料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设立科技专项,鼓励相关技术创新。应注重制氢安全体系构建,从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制氢安全管理标准,建立绿氢生产应用全过程监督体系,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建设绿氢运营监测体系。另外,要加强政策宣传和科学知识普及。“我国氢能刚刚起步,面临认知偏差,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众传媒等帮助公众了解发展绿氢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升对绿氢制备及其应用技术的认知。”俞建说。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