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3月14日

古画动了,身体里的DNA也跟着动了

国内首部以书法作品为题材的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兰亭集序·舞传

继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后,东方演艺集团又推出了《听此青绿——乐咏千里江山音乐会》,山如歌,青如曲,一弦“乐”古今。这是对《千里江山图》这一超级IP的又一次开发利用。

近年来,“高冷”的传世古画,开始成为热门IP,从《富春山居图》到《千里江山图》,从《清明上河图》到《冰嬉图》,它们为不同类型的文艺创作,既提供了素材和灵感,又贡献了流量。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克俭教授认为,中国传世古画用色彩记录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承载着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记忆。艺术家通过对传世画作的二度开发,既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文艺作品,又唤醒了人们对历史资源的人文记忆,更重要的是开掘蕴藏于国宝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以轻盈灵动的姿态走进年轻人的内心。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相较而言,舞蹈界和音乐界对传统古画的开发利用比较广泛。古画是静态的,如何将静态的画转化为动态的舞蹈、音乐等新作品?郭克俭表示,主创人员不仅要对文史资料深入学习研究,还要有根植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想象力,始终对传统文化心怀敬畏之心。正如《只此青绿》的主创强调:“时时留心,处处留意,生怕将传统文化的细节弄错了,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弄丢了。”

郭克俭进一步认为,传统古画为现代人架起了一座通往传统文化的桥。搭建起这座桥的,除了有艺术家的创意,还有各种现代科技手段,甚至可以说,正是有了现代科技的赋能,各种文化创意才能实现高度融合,通往传统文化场域的桥梁才能建得宽阔而坚固。依托于CG(计算机图形学)特效、AI(人工智能)、全息投影、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一分为二的《富春山居图》成功合体,《秋林读书图》可以从平面变得立体,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千年时空,感受《清明上河图》中的人声鼎沸和车水马龙。有了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撑,如今不仅“人在画中游”成为现实,古画也可以以舞蹈、音乐、动漫、电影等多种现代方式“打开”。

在郭克俭看来,通过“打开”古画,我们找到了一条进入传统文化的新通道。“有人说:古画动了,世界静了。古画所蕴含的文化富矿一经打开,悠远的历史场景、历经岁月沉淀的色彩、饱蘸感情的笔触、娴熟精湛的技艺,一下子把人拉回到‘从前慢’的时代。还有人说:古画动了,身体里的DNA也跟着动了。因为古人的丹青创作和现代的艺术形式相互碰撞,唤醒了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及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

--> 2024-03-14 1 1 成都日报 c129293.html 1 古画动了,身体里的DNA也跟着动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