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彭州市濛阳街道的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内,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进进出出,新鲜的蔬菜水果源源不断地送来,又被带到千家万户的餐桌。这个小小的乡镇,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全国性蔬菜集散交易物流中心。
这个火热场景正是濛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叶尚海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只于此,工作19年来,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踏踏实实为群众干实事。
“盆景”成“风景”
解锁社区发展治理密码
花村街位于彭州市丹景山镇关口场社区,是一条明清风格的仿古街道。曾经,这里各类产业凋敝,一度陷入治理和发展的困境中。而今,居民主动出钱出力维护、装点街区环境,打造出了一个“水上花村、水上茶城”。
为何会发生如此转变?原来,在2018年,叶尚海曾担任彭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社治委常务副主任,他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好社区发展治理职能优势,通过先栽“盆景”最后发展成“风景”,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经过充分调研,他和同事将突破口选在了丹景山镇花村街。花村街建于“5·12”大地震后,主街长400多米,有商铺183个,房屋古色古香但客流量小,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为走出发展治理困境,我们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为抓手,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工作方法,建起‘花村堂屋’,通过村民自发筹集、政府以奖代补、社会资金注入等多渠道不断做大资金池,构筑公共资金大平台,推动花村街实现蜕变。”叶尚海谈道。
如今的花村街,户户竞种牡丹、争养朱砂,四季繁花盛开。为推广花村街治理成效,他带领彭州市委社治委启动国内首个乡村治理现代化标准体系编制,将花村街治理模式在全市推广。
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
高频事项无需预约即到即办
2021年10月,他第二次到乡镇工作,这次是到濛阳街道担任党工委书记。濛阳街道历经多次改革,囊括过去5个镇的“地盘”,地域广、人口多、矛盾诉求多。来到濛阳街道,他依然保留过去的习惯——时常带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翻开本子,有怕忘记的“提示”,有会议记录,还有群众的“烦心事”。
“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请假扣钱办”是他听见的群众声音,这也是企业与群众办事的堵心难题。为此,他与同事一起研究,出台了周末“不打烊”的措施,企业与群众可以利用周六休息时间,到服务大厅办理医保、社保、工商等高频事项,无需预约即到即办。
后来,他又继续推动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便民化改造。改造后,中心设5个窗口和2个后台工作间,窗口可承办4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普惠的便民政务服务。据统计,最近一年,濛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全年累计接办件超3.9万件,满意率达99%。
“在基层,我们就是要始终把百姓冷暖放在心头,解决好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老百姓才会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他说,今后的工作中,他将始终以人民满意作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措并举解民忧,积极作为纾民困,真情实感暖民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世芳 摄影 魏捷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