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 此前,四川科伦博泰与国际制药巨头默沙东先后3次签署独占许可及合作协议,合作交易金额达118亿美元,刷新了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金额新纪录。
创新药“双子星”闪耀背后,是成都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缩影。近年来,成都启动产业建圈强链,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出海合作。成都医学城已聚集包括药明康德、海思科、罗欣药业、远大医药等在内的医药健康类企业602家,实现在研药械品种1136个,在产药械品种397个,进入临床的I类新药34个。
企业携手出海寻找新机遇
从昔日的塑料制品、旅行用品及箱包、家具、女鞋等闪耀海外,到如今光伏和创新药“乘风破浪”。出口产品之变,折射出“成都制造”的前进轨迹。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释放,更多成都高端制造业将加速崛起,新的增长点将不断涌现,为成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面临全新的机遇,成都企业携手出海寻找机遇。3月17日至26日,成都工企代表团出访南非、肯尼亚、乌兹别克斯坦三国。代表团组织重点产业链链主、龙头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赴非洲、中亚拜访重点客户,争取市场订单,并邀请非洲、中亚能源化工、汽车、新材料、药品等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推介成都营商环境。
活动将组织企业参加1场国际展览会,举办1场供需对接暨招商引资推介会、2场恳谈会,开展3次走访调研、14次拜访交流活动,推动“成都造”产品扩大海外需求,协助相关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销售布局,助推成都市相关产业量质齐升。这些活动包括举办“成都造”企业非洲行(南非)供需对接会暨成都市招商引资推介会,参加“南非约翰内斯堡国际电力及太阳能光伏展览会”等。
“相信能够通过本次活动达成更多合作,取得更大的成果,让更多成都智造成果走向非洲、走向世界。”成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余力表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 李艳玲 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