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次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
3月12日,在全省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培训会上,简阳市分享了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经验。记者了解到,简阳市共规划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4所,目前已成功创建3所,纳入成都市第三批建设单位1所,已建和在建“次中心”单位占中心卫生院比例达66.7%,2023年“次中心”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群众镇域内就诊率显著提升,总诊疗量同比增长13.61%,群众满意度达99%,分级诊疗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
目前,简阳市将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纳入简阳市委、市政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盘子”,优先遴选了4个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中心镇和特色镇建设“次中心”,对上承接医共体牵头医院、对下辐射一般镇卫生院,形成“县级龙头带中心,中心带动一般,突出中心,梯次发展”的新的县域医共体网络体系。
与此同时,成都市、简阳市强化多维助力帮扶,其中,成都市级医院强力援建,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理论培训、教学查房、医疗质量检查等工作,通过“传帮带”方式有效提升了医疗业务服务能力;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重点帮扶,完善医疗业务、双向转诊等机制体制,建立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在人才队伍培养上,简阳市积极推进“上挂跟训+下派带班”模式,“次中心”与医共体牵头单位建立“支部助建+党员下沉+临床带教+专家培训+业务指导”人员培育机制。
截至2023年底,“次中心”成功创建省、市级基层临床特色科室3个,组建“全+专”结合的家医团队56个,4个“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较上年度增长6%,辖区群众首诊率达80%,危急重症100%及时安全转诊到医共体牵头医院,院前急救半径缩减至15公里,开展二级及以上手术1387台次。同时,简阳市强化协同联动提升辐射能力,“次中心”与辐射镇卫生院建立完善人才、科室、诊疗等联动机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公卫考核等工作,带动卫生院协同发展。2023年开展了专题培训43场,辐射专业技术人员896人,助力辐射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本标准,提升了辐射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水平。
接下来,简阳市将进一步推进“次中心”建设走深走实,助力城乡医疗一体化发展。其中,将进一步完善“次中心”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急诊急救、临床专科、信息系统等建设,推进“次中心”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健全完善政策资金保障、立足五大中心功能定位,进一步发挥“次中心”辐射引领带动作用,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彭毅
供图 简阳市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