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3月21日

从街头到 春晚走了20年

《年锦》中的16款汉服

龙年春晚一幅《年锦》,创、演、秀相结合的光影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服章纹样之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时光流转,传统纹样也越来越生动、繁复、绚烂,而不变的,是每个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年锦》这一人从画中来的“古代时装大秀”中,四位演唱者分别身着汉代的深衣、唐代的襦裙、宋代的背子和明代的袄裙,演绎着历朝历代的流行经典。将四套华服逐帧定格,放大局部,可以发现很多细节都充满玄机。汉代深衣古朴大气,款式源自《列女仁智图》。这套服饰中藏有很多“非遗”:衣缘和袖缘用了非遗工艺——长乐明光锦,腰带上的云纹为非遗刺绣工艺,此外,外层薄纱参考了马王堆出土的方孔纱,头饰则是参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复制的东汉金步摇,庄重而又不失纤柔之美。唐代襦裙,款式参考敦煌莫高窟供养人壁画。为了对应歌词“雄狮过天山”,设计师在设计唐代襦裙时选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狮子纹,并用手绣的方式将它绣上去,遍身绮罗,尽显繁复华贵。宋代背子清新淡雅,款式参考了南宋《中兴瑞应图》。“罗”是宋代最著名的织物,这套服饰运用了非遗工艺苏罗。普通丝绸工序一般为8道左右,而苏罗工序则多达30道。而佩戴的耳环为仿常州博物馆的宋代荷叶耳坠款。明代袄裙秀丽温婉,款式参考了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文物。马面裙底襕的位置重新绘制了东门侍女纹。

这四个朝代的纹样差异足够大,样式丰富、特色鲜明:汉代纹样庄重又有锐度;唐代纹样繁盛,“连狮子都长着翅膀”;宋代纹样典雅而又鲜明;明代则有很多“谐音梗”纹样组合,比如,瓜跟蝴蝶的图案,寓意瓜瓞绵绵,两个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节目还特别邀请“敦煌艺术的女儿”、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担任艺术顾问,历时一个半月,将各朝代的代表性纹样,组合绘制成一幅吉祥如意的年锦图。常沙娜说,中国传统纹样产生于人民,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度和温情,通过现代设计的形式,更可以体现本民族的文化品格。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四位演唱者,《年锦》还呈现了专家学者从历代数百纹样中精选的16款,这些纹样大都是专人进行复原织绣,最终呈现在16位汉服展示者身上,汉服爱好者徐悦尔身穿大明红色蟒袍戴翟冠,和十几位汉服同袍一起登台,让大家感受到汉唐宋明以来,中国的服饰之美和纹样之美,“这是春晚的第42年,却是汉服第一次大规模登上这个舞台展示!春晚录制的那一天,后台随处可见穿汉服的我们。从街头到央视总台,这一路我们用了20年。”她也希望,汉服能更真实地走进我们的日常,成为一件会被选择的服饰,回归生活,趋于平常。

--> 2024-03-21 1 1 成都日报 c129657.html 1 从街头到 春晚走了20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