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3月23日

“民生蓝图”如何转变为民生福祉?

成都市民政局:以“服务提升年”绘就城市幸福底色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表达对民生的关切。

不仅如此,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分量依旧不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央有部署,地方见行动。去年12月,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指出,要突出可感可及,更高水平增进民生福祉。今年2月1日,成都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工作安排建议,其中不乏许多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也绘就出成都未来一年的“民生蓝图”——

建成爱心慈善超市100个以上,新建公益慈善基金1000只,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000户以上;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行动,建成镇(街道)为老服务综合体30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30个,新建老年人助餐服务设施460个,为60岁以上独居老人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6000户以上……

如何将一组组纸面数字落地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市民政系统将持续推进民政领域重点工作,以民政“服务提升年”为主题,做到“三提”“三增”“三建”“三坚守”(“三提”即提升体系建设水平、设施建设水平、社会服务水平,“三增”即服务设施载体增量、软件服务增能、民政工作整体增效,“三建”即建设政治型机关、学习型机关、专业型机关,“三坚守”即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廉洁从业底线、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以办理民生实事、开展专项行动、实施项目攻坚来组织和推进民政工作,实现民政工作质效有提升、群众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着眼民生保障

扎牢老百姓幸福“安全网”

对一个城市来说,社会救助是一张“无形的安全网”,保障着每一位市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切实履行民生兜底保障职能。”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低保提标扩围精准兜底,适度提高2024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推进全市低保保障率增加0.1%达到0.7%;确保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同时,完善党建引领“微网实格”特殊困难人群巡访关爱机制,全面落实“红黄蓝”三色走访关爱,实现救助巡访关爱覆盖率达100%。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还将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融合,社区康复服务覆盖80%以上镇(街道);实施成都市特殊群体儿童关爱结对帮扶行动,开展底数摸排、关爱服务、社会援助、心理健康、强制报告“五大工程”;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工作。

如何紧紧围绕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努力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品质?今年,成都市民政局将推动老龄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出台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完善2024年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和养老服务资金政策清单,实施养老服务为全市60岁及以上有意愿的本市户籍老年人免费开展能力评估、为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1份意外伤害保险、打造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示范社区30个、建设老年人助餐服务设施460个等4项民生实事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复合型开放型养老服务机构46个等2项专项行动,落实国有资产无偿低偿用于公益性养老服务。

着眼高质量发展

履行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责

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关乎民生冷暖、万家忧乐。

据介绍,2024年,成都市民政局将紧紧围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充分履行相关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具体而言:

巩固公园式婚姻登记处建设成果,实现每个区(市)县至少建有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1个;实行殡葬基本服务费用直补,优化殡葬便民惠民服务。持续推进百家社会组织助力产业建圈强链,促进社会组织发挥正向引导和资源链接优势;开展万家社会组织“双创”促就业,推动成都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累计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1万人以上。实施社区(村)公益慈善“双百千”建设提能专项行动,建成公益慈善社区(村)100个、爱心慈善超市100个,新建公益慈善基金1000支。完成100个“乡村著名”,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助力乡村振兴;做好县级行政区域研究,实施县乡两级界线数据整合,稳妥推进镇(街道)驻地迁移工作;进一步加大地名文化宣传力度,擦亮《地名成都》文化品牌;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建立区(市)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充分立足成都实际的前提下,成都市民政局还将紧紧围绕深化民政改革、项目攻坚,全面提升民政工作质效。

聚焦养老服务。推动实现高龄津贴到龄免申即享、免审即享;推进全市公办养老机构轮候入住改革,让特殊困难老年人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轮候入住;探索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链接为老服务资源、丰富产品供给;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支持市区两级国有企业布局银发经济相关业务,发展入户助浴、夜间照护、就医陪护等新业态。

聚焦智慧城市。实施智慧民政数据治理提质行动,挖掘精细化服务需求,推进民政城运分中心指挥大厅建设,实现民政城运分中心实体化运作;深化智慧民政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智慧民政驾驶舱、业务中台、事件枢纽和数据底座等关键功能模块,基本形成“1132”的智慧民政总体架构。

民生工程有“温度”,百姓幸福才有“热度”。在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征程上,成都市民政局将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回应民生关切、增进民生福祉,共同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 2024-03-23 “民生蓝图”如何转变为民生福祉? 1 1 成都日报 c129732.html 1 成都市民政局:以“服务提升年”绘就城市幸福底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