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何良) 3月22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乘着智慧蓉城建设的东风,构建了大监督(民意)中心(以下简称“民意中心”),合23为1,打破数据孤岛,让群众的“急难愁盼”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得到解决。
走进中心,在大屏幕上可以看到,群众的各种诉求正逐条显示,每一条诉求是否受理,由谁负责,处理到了哪一步也一目了然。
“群众诉求数据来源广、体量大,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青羊分局警务督察大队教导员郭佳介绍说,经过梳理,群众一共有23个平台(渠道)可以反映与公安相关的问题。群众不同的诉求,分局对应处理的部门也不一样,报警电话是由110负责、12345由信访办负责、网络留言由政治处负责……各部门独自办理,数据也不相通,形成了数据孤岛。
这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数据分散,办理效率低,难以有效开展分析研判、预测预警。为此,青羊公安整合信访、警务投诉、12345等23个诉求渠道,于2023年构建民意中心,将所有群众诉求归口到该中心,设置社会治安、服务咨询等6大类200余项数据标签,将群众诉求工作重心由“事后处”向“事前管”转变。
记者了解到,通过民意中心,青羊公安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及时解决,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2023年公安社会化评价排名提升8名,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青羊区“民意智治”机制高效回应市民幸福美好生活需求也获评了2023年度全市政法服务市委中心工作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