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3月28日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

文旅和微短剧,去年最热的这两个赛道正在“双向奔赴”。

今年1月中旬,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提出2024年要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政策落地两个月来,“文旅微短剧”新赛道上,诸多以地域特色和城市风采编织故事的微短剧陆续开机、杀青、播出,各出奇招。比如刚过去的2024年春节档,除了电影市场“热辣滚烫”,微短剧行业也火出新高度。互联网平台的短剧有多部播放量过亿,相关话题播放量超44亿。文旅题材短剧《飞扬的青春》《我的归途有风》、民俗题材短剧《小年兽与捉妖师》、影视IP衍生短剧《超越吧!阿娟》等凭借内容创新突出重围,受到行业与市场的广泛关注。还有更多作品“在路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成为当前高频热词。“2024开年以来,微短剧市场动作频出,既增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提高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本领。微短剧在内容生产、技术开发、产业协同方面不断探索,行业正在一步步迈向正轨。”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凌菁表示。

“微短剧+文旅”的联手,为观众提供了多样化、高品质的内容,也为各地文旅宣传和推广开辟了新的路径。文旅微短剧成为新的风口并不意外,但要成为网络视听领域的新质生产力,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去浮躁创精品将是文旅微短剧面对未来的胜负手。

玩家已入场

定义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微短剧”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近年来,总局也多措并举,推动微短剧行业从曾经的“泥沙俱下”到如今一批批精品化、优质化的作品不断涌现。今年1月,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提出2024年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从乡村旅游到景区景观,从考古工程到文物遗产,从产业基地到城市漫步,8个创作方向涵盖了文旅行业中产业占比较大、传播需求较多的板块,着力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热播“出圈”“出海”。随着行业主管部门这一“创作计划”的出台,“微短剧+文旅”创作模式空前火热,市场潜力十足。

作为首批推介项目,在春节期间上线的文旅微短剧《飞扬的青春》,将故事原型浙江温州瑞安曹村镇的风光风俗深度融入剧情,为旅游引流揽客。穿梭山水间的滑翔伞、游船项目,亲子稻虾体验、花灯夜游,呈现出“更新版”的中国乡村风貌。在这部作品的带动下,曹村镇多家民宿处于“爆单”状态,周边餐饮一桌难求。全域游客累计接待近2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超30%。从创业抉择到乡村实践,《飞扬的青春》还将故事由个人引向乡村振兴的深层社会命题。惬意田园间,“留在城市发展,还是返乡建设”的现实思考同步延展,对乡村历史文化、住宿饮食、农副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旅游资源整合产生有益启发,微短剧定义了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小短剧4分钟起承转合都有了。”微短剧《我的归途有风》改编自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以人文治愈的路线,讲述了一位都市白领回到四川乐山挖掘非遗美食的经历,以及主人公们的自我成长,剧集站内播放量已破亿,单集最高播放量超2000万。不仅延伸了影视IP的生命力,在带动文旅消费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剧中对跷脚牛肉、金钱蛋等乐山美食的展示,吸引了许多网友前往乐山打卡。

微短剧不仅收获了观众的关注,海量的用户群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微短剧市场吸引了更多新生力量,大量创作者、机构、平台涌入,越来越多的尝试正在微短剧市场萌芽。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而2023年国内电影总票房为549亿元,微短剧市场体量已接近电影市场的70%。2027年,微短剧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这一显著的增长不仅显示了微短剧市场的勃勃生机,还展示了其作为新型传播媒介在激活文旅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弘扬地域文化等多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

AIGC出现

文旅目的地准备好了吗?

影视综作品、短视频与文旅可以相互赋能已成为行业共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岩梅认为,短视频一直有效助力文旅传播。藏族少年丁真让家乡理塘成为旅游市场上一匹“黑马”;四川、湖北、新疆等多地文旅局长变装出圈;淄博、尔滨的顶流相见也少不了短视频的添柴加薪;近期曹县马面裙、天水麻辣烫……各地文旅的花式整活也广受关注。而具有爽感剧情的微短剧更是赋予城乡文旅好看的风景“有趣的灵魂”,走“红”已是势不可挡。许多地方广电视听和文旅部门、微短剧制作方等已看到这个赛道的巨大潜力,开始打造全新的“微短剧+文旅”农文旅宣传表达新模式。

比如,在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之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浙江当地打造的《河姆渡的骨哨声》,通过实景拍摄真实还原田野考古工作者的状态,并让远古先民的生活场景跃然眼前。《夏日出逃热恋岛》通过剧中广东惠州市小桂村清新细腻的小岛风光、温情真诚的温暖群像故事,将情绪价值拉满,直击观众内心。

微短剧完成内容引流后,文旅则在后端撑起更广阔的消费空间。面对这个风口,文旅目的地准备好了吗?如何飞起来?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林峰认为,当下文旅微短剧的旅游转化有五个方面:拍摄基地直接转化为旅游目的地;剧本故事情节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在地文化形成影视化IP并转化为文旅品牌;IP场景的线下沉浸式景区,具体可转化为文旅酒店、街区、景区、电影小镇、亲子主题乐园、研学等爆款产品,这样可延长热度周期;微短剧的线上流量转化为巨大的客源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3月22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微短剧启播和央视频AI频道上线启动仪式上,我国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揭开神秘面纱,也代表着“国家队”正式下场竞逐网络微短剧市场。央视频一出手就是重磅作品来袭,发布了AI微短剧城市品牌传播计划。总台将联合各地聚焦城市发展、文旅文化、名人古迹、民俗传说故事等题材,推出城市文旅系列AI微短剧,助力打造城市名片,提高各地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其中,哈尔滨计划和央视频联合策划AI微短剧,创造有关城市文旅的新鲜体验;烟台计划和央视频联合策划蓬莱仙境奇观、八仙过海神话等城市特色AI微短剧。“平台持续发力、盈利模式日渐完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变成新质生产力,这都将成为2024年微短剧大力发展的倚仗。”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乐观预计。针对未来微短剧的发展方向,他还表示,微短剧故事情节需要高度凝练浓缩,在短时间内彰显戏剧张力和矛盾冲突,同时营造悬念性和悬疑感,这对编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微短剧市场再次证明我国文化消费潜力巨大,热剧效应催生更多消费热点。不过,内容是1,其他则是后面的0,只有把内容做精,文化产业才能更好发挥溢出效应,全面激发消费活力。

--> 2024-03-28 1 1 成都日报 c130006.html 1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