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3月31日

一生诲人不倦 百年桃李长青

对文坛新秀,马老总是给予无私的关怀与提携

2003年,89岁的马老与17岁的文学新苗陈丹路亲切交谈

3月28日,马识途先生逝世,享年109周岁。在悠悠岁月里,他就像一棵蓬勃生长的大树,用繁茂的枝叶为文学新人指路前进、遮风挡雨。昨日,记者采访了几位曾与马老有过交集的成都文艺家,回忆与马老有关的点点滴滴。

“不仅是一名文学大师更是一位慈祥的长者”

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邹瑾清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刚认识马老时,他还在巴中工作。他出版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心溪泥缘》,就是由马老题写的书名。“1999年,我第一次到马老家中看望他,他拉着我讲了一个多小时,教导我如何搞好文学创作。”后来邹瑾到省作协工作,有了更多当面接触马老的机会,对他的认识、了解日益加深。在邹瑾心中,马老不仅是一名文学大师,更是一位慈祥的长者。“马老始终向大家传递着一种生命不止、创作不息的意识和精神。他关注四川文艺发展,对文艺人才的‘传帮带’十分上心,对那些心怀梦想、正在成长中的晚辈们,给予无私的关怀与提携。”

每有新剧上演

马老都会现场“扎起”

著名剧作家徐棻将马老视为“忘年交”。“马老对我很好,他写小说,我写戏。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徐棻回忆起与马老的交往,如数家珍。当年只要有徐棻的新剧上演,马老都会亲自到现场“扎起”。后来马老年纪大了,无法亲自到现场看戏,但还是随时关心着徐棻的创作。

令徐棻最感动的当数2019年,她从艺70年活动开幕时,马识途来到现场,还赠诗给徐棻:“笔吐珠玑墨生香,诗心才情任飞翔,耄耋不老还笔耕,天府剧坛永芬芳。”

马老最后一次为后辈“扎起”是两个月前,也是他的生日之际。当天,《科幻世界》杂志创始人杨潇受邀来到“马叔叔”家里拜寿,并送上了她刚刚出版的首本回忆录《仰望星空——我亲历的中国科幻》。书中详细讲述了马老对中国科幻事业的认可、对科幻世界的支持,也饱含了杨潇对马老的感激之情。马老看到书连连称赞,并捧起书本拍了一张珍贵的影像。

“马老前瞻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我们,从《科学文艺》一直到《科幻世界》,离不开他的支持,马老的肯定和鼓励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杨潇感慨,在科普类特别是科学文艺类期刊一片萧条时,马老鼓励大家坚持办下去,还在省作协成立了“科学文艺委员会”。 杨潇感怀道,2004年,她获“韬奋出版奖”时,马老也专程来到表彰会现场,见证自己的荣耀时刻。

首倡“文学新苗工程”

在巴院构建文学花园

1983年,四川作协文学院成立(1993年更名为巴金文学院),作为巴金文学院首任院长,马老致力于文学的繁荣与传承,首倡“文学新苗工程”,旨在发现、培养文学新秀,加强青年作家队伍的建设。他希望通过这一工程,能够发掘更多有潜力、有才华的文学新人,并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学习平台。在“文学新苗工程”中,马老不仅亲自参与新苗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还积极邀请其他知名作家和文学专家共同参与,为文学新人的成长提供指导和支持。他鼓励新人勇于创作、敢于表达,同时也不断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希望他们能够用文学的力量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作出贡献。在马老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文学新人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他们的作品也逐渐在文学界崭露头角。

“如今,巴金文学院已满树繁花,文学硕果挂满枝头,然而马识途老院长却离我们而去了。我们不会忘记老院长说过的话:要使这个花园长盛不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巴金文学院骆璐玥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泽登旺姆 受访者供图

--> 2024-03-31 对文坛新秀,马老总是给予无私的关怀与提携 1 1 成都日报 c130140.html 1 一生诲人不倦 百年桃李长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