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4月03日

在生命尽头感受死亡的“温度”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专访遗体火化师

遗体火化师龚睿

清晨6点,星辰退散,成都北郊的磨盘山麓,温和的风静静掠过,一众人等身着黑衫,面色悲恸,唯一的笑容是人群最前处的黑白照片。

上午8点,初阳升梢,日光透过天井倾泻而下,让排列着焚化炉的车间钻进了一丝春天的气息,摇曳的火光中,作为人的一生,就此画上句号。

……

清明时节,山间的成都市殡仪馆略显拥挤,东北角上的火化车间中,有着一群守护逝者生命最后一程的“摆渡人”,龚睿便是其中的一员。12年前,部队转业的他来到这里,成了一名遗体火化师。

火化炉内温度超800℃,40分钟后,意味着生命形体最终消亡。

以火光为界,这一过程既要渡人,更是渡己,在生命的尽头,生死也被赋予了更多意义。

渡人:

送别逝者更要慰藉生者

作为在一般人心中有些神秘遥远的职业,遗体火化究竟是一份怎样的工作?

清晨5点40分,天光熹微,成都市殡仪馆火化车间的炉火却已点燃,熊熊火光之中,忽明忽暗的人影,宣告着逝者与这个世界的正式告别进入倒计时。

在火化炉内,人,完成了身体形态的最后变化。

这样的工作会持续至下午3点。车间屋顶有一处空隙,常常会洒下几缕光束,穿过黑暗中的尘埃,照在竖直排列的火化仪器上。借着这份光亮,龚睿成千上万次地填写和核验着逝者信息,也见证着离别。

骨灰是生命的最终形态。为了保证骨灰洁白,龚睿需要打开200℃左右的炉口,冒着高温查看情况,确保遗体充分燃烧。

焚烧结束后,会有十分钟的等待冷却时间。不同于火化炉旁的高温,此刻更需要让家属感受到的是将心比心的温度。龚睿会按照从脚部到头部的顺序依次将骨头和骨灰放入骨灰盒中,轻扫慢起、平稳摆放、双手呈递,每一个动作他都做到轻柔且庄重。

“人在悲伤的时候,无声胜有声。”这是他对于逝者的送别,也是对于生者的慰藉。

龚睿送走过的逝者中,有一名年轻的小姑娘,在火化前,家属可以进行最后的送别。

那天的告别厅格外空旷,女孩唯一在世的亲人——她的爸爸,没有眼泪更没有哭嚎,他只是缓缓走向前,为他亲爱的女儿捋了捋鬓角的碎发,理了理身上的衣服,然后边念叨边从自己的上衣包中掏出这些年的珍藏:“女儿你看,这是你读幼儿园时最喜欢的玩具,这是你上小学时写给爸爸的第一封信……”

那天的告别仪式时间延长了一倍,但依旧格外短暂,炉门关上的那一刻,告别厅里终是被嚎啕声打破了沉寂。

“人不是机器,面对生离死别肯定难免会共情。”在龚睿的世界里,与家属的共情不是悲伤,而是在“生与死”这个终极问题上思考生命的价值。

在这一段段“红尘炼心”的摆渡中,龚睿有了一些体悟:“在做这份职业之前,我可能惧怕死亡。但现在,我希望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瞬间,让自己的人生活得足够精彩,在离开世界的最后一秒,我问心无愧地爱过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也爱过我。”

渡己:

不负此生成为人生信条

在人生的交界处,生者悲悼,逝者无言,唯有夜晚是独属于龚睿的时间。

深夜的磨盘山,只有风声吹过整齐排列的墓碑,值班的晚上,龚睿喜欢披着夜色在墓园里走走,这样的独处让他感到平静。

“那仅仅是一块块墓碑吗?不,那是一个活生生的故事,是每个人精彩的一生。”对于龚睿而言,每一块墓碑都仿若一块人生的镜子,透过他人的一生,他也不禁会常常思考:当自己置身此处之时,是否能问心无憾?

不负此生,是龚睿为自己立下的人生信条。2017年龚睿开始规划考研,一年365天,除了上班,他牺牲掉平时所有的休息时间,放弃所有的聚会和娱乐,图书馆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

一直到2019年,龚睿终于拿到了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查成绩的那天晚上我还在单位值班,眼泪夺眶而出,一下子百感交集,沉默良久。”龚睿说。“我喜欢这艰难又拼尽全力的每一天,每一年我自己要给自己一个交代,要活得精彩。”

在提升自我的同时,龚睿也时刻关注行业的变化。

早在2015年就获得过中国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他,现在依旧定期活跃在各项技能大赛的舞台上。“通过参加比赛,能够更亲身地感受到行业的最新变化,对比我们与全国其他省市的差别,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能。”

“我认为,生命文化的融入将是未来殡葬行业发展的大方向。”谈及殡葬行业的未来发展,龚睿也有着自己的思考。“殡仪馆现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只是治丧场所,但是其实在这里可以体验到的是一个生命的流程,这里应该不仅仅只有悲痛,也能创造出更多对于生命的感悟,能够让年轻人更好地理解死亡,明白生命的意义。”

相较白日,黑夜终是显得短暂。星辰退散,龚睿整理面色,迎着阳光,点燃熊熊火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升涛 魏捷仪 李菲菲 陈煦阳 文/图

--> 2024-04-03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专访遗体火化师 1 1 成都日报 c130302.html 1 在生命尽头感受死亡的“温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