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4月05日

着汉服观大典 砍杩槎放水啰!

放水节现场,堰工挥动斧头砍杩槎。

昨日,以“水润天府 万千气象”为主题的2024都江堰放水节,在都江堰景区飞沙堰溢洪道启幕。上千位观礼嘉宾和游客身着汉服沉浸式参与放水大典。

千人现场见证放水节

“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昨日,放水节在视频影像《远古河川》中拉开帷幕。现场通过古堰源起、往事如水、今朝胜昔、来日可期四大篇章,系统讲述了李冰率众建堰,千年造福川蜀百姓的历史传奇。

随着礼乐声响,在主祭官的带领下,现场市民游客肃穆整装,先行“敬”礼,再行“诚”礼,千人合诵《放水赋》,场面震撼又浩大。祭祀大典之上,灌区代表纷纷呈上特产;长角声起,锣鼓齐鸣,二十四节气战鼓和旗阵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砍杩槎,放水啰!”随着主祭官一声令下,河道中一群青壮年堰工举起利斧,奋力砍断岁修时筑起的杩槎上的竹索,数十名堰工齐力拉动绳索放倒杩槎,瞬时水流奔涌而下,犹如千军万马向天府平原驰去,浇灌川西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标志着天府“水龙头”——都江堰正式开启成都平原新一年的春灌。

现场上千市民、游客、嘉宾共同见证了“2024都江堰放水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东亚地区办事处代表夏泽翰教授在活动上致辞时说,都江堰是“天府之国”的水源工程,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无坝引水工程,是世界水利文化的瑰宝。

同步推出非遗展览

此次放水节推出了“1+2+N”系列活动,除了放水大典,清明节期间,市民游客还可以在都江堰景区沉浸式参与体验“天府非遗展”和“千年治水秀”等系列活动,感受放水节浓郁的节日氛围。

来自重庆的游客张女士说:“我们专门带孩子来看都江堰水利工程,没想到景区安排了这么多非遗文化展览。”据了解,放水节期间,青羊区、郫都区、都江堰市开展了非遗展联动,在都江堰景区伏龙观设置了成都漆器、青城马椅子、灌县木雕、蜀绣、鸟笼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都江堰景区伏龙观广场还将上演“人生四喜”情景剧演绎,让游客在沉浸式游玩中感受都江堰历史文化脉络。

截至2023年,都江堰灌区已发展成为横跨岷江、沱江、涪江3个流域,面积2.86万平方公里,滋养人口2800万,覆盖7个地级市40个县(市、区)的特大型灌区。都江堰已经成为具有农业灌溉、防洪、供水、发电、养殖、旅游、生态环保等多重综合服务功能的水利工程,为四川省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具有战略支撑作用,是治水兴川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今年,都江堰灌区的灌溉面积从2023年的1133.2万亩跃升至1154.8万亩,增长21.6万亩,稳居全国大型灌区第一。同时,保障水稻栽插面积也从去年的596.9万亩增加到598.4万亩,增加了1.5万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袁弘 摄影 胡大田

--> 2024-04-05 袁弘 1 1 成都日报 c130363.html 1 着汉服观大典 砍杩槎放水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