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4月06日

提升竞争力 做强都市圈

□本报评论员

4月2日,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现代化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2023)》,成都都市圈三年起步期建设成效,有了更为系统的总结。

横向上,成都都市圈综合得分在12个都市圈中排名第5位,处于中西部都市圈中领先地位。纵向上,2019-2022年成都都市圈建设进程指数综合得分持续提升,增速在9%以上。

可见的变化,在具体的数据,更在“圈内人”可感的生活——

成眉S5线、成德S11线相继开工建设,成资S3线距离通车越来越近,“一小时通勤圈”带来的,是快速便捷的都市生活;科创和生产性服务业、临空经济产业等产业生态圈蓬勃生长,带来效率的提升与活力的迸发;“一站式”通办,让优质服务成为市民们共享的福利……

做强都市圈,是成都遵循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顺应超大城市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部署下,作为成渝“双核”之一,成都必须以更大格局更广视野,在国家战略全局、四川发展大局中谋划自身发展大势,扛起时代赋予城市的使命与担当。

2023年,成都都市圈所包括的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845.35亿元,同比增长6.1%。2024年,是成都都市圈迈入“成长期”的第二年,从“起步”到“成长”,成德眉资也正在“相互赋能、相向发展”中,“圈”出崭新的未来。

做强都市圈,成长在路上。成德眉资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离不开交通、生态、产业和公共服务等不同领域的接续融合,需要系统周密的政策设计,也需要日拱一卒的实干韧劲。这是资源禀赋优势、创新要素集聚、营商环境优化、治理水平高效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叠加,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城市群、都市圈正成为汇聚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一盘棋”布局、“一体化”理念,抱团发展、协同联动,尊重市场规律,持续发挥区域内城市之间互补互利的作用,交通、产业、生活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成都都市圈,一定能够持续提升整体竞争力,赢得更多发展主动权。

--> 2024-04-06 本报评论员 1 1 成都日报 c130386.html 1 提升竞争力 做强都市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