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4月22日

立交桥下竹林成了垃圾场?

源头或为部分流动摊贩

府青路一环路立交桥下一处小竹林有大量垃圾

“真的只能用一个字形容,臭!”张孃孃捂着鼻子,指着桥下的这片小竹林说。

近日,有市民通过党报热线962211反映,位于府青路一环路立交桥下一处小竹林,有大量的垃圾和排泄物堆积,臭味难以忍受,极大地影响了周围的生活环境,对此,记者于4月21日来到现场进行实地调查。

现场调查

臭味难闻小竹林背后是大量垃圾

4月21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张孃孃和自己的舞友像往常一样,在府青路一环路立交桥下的一个小空地广场跳舞,随着充满热情的音乐响起,大家都在享受着这个美好惬意的下午。突然一阵风吹过,一股恶臭从空地后的竹林里传来,“哎,又是这个臭味,咋个遭得住哦!”张孃孃无奈地说。

记者到达立交桥下后,发现该处有几处小平台,其中两侧的平台后方都有一片小的绿化草坪,草坪里面是一处大约一人高的竹林,从外部观看,似乎看不出什么异常。记者注意到,草坪上有一处较明显的人走过的痕迹,沿着这条痕迹可以走进竹林的一个缺口处。刚走进缺口,臭味便袭来,竹林里面大约有十余平方米的空地,可能够下脚的地方却是少之又少,因为大部分的空间已经被垃圾、潲水、排泄物给占据了,这里也成了苍蝇等各种飞虫的“游乐场”。记者随后又走到对面相同结构的竹林查看,发现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从外部看去,如果不是那股明显的臭味,没人能想到里面竟成了“垃圾场”和“公厕”。

群众声音

排泄物垃圾堆积 反映过但没解决

下午4点左右,还有部分大妈大爷在竹林外的空地上跳舞,记者便向他们了解了情况。张孃孃是附近小区的居民,她表示自己和舞友经常下午在这里跳舞,“这个地方既凉快又不会打扰别个,所以我们经常在这跳。”问到这个“垃圾场”的情况,她表示很无奈,“不仅仅是我们这些跳舞的会受到影响,还有很多在这个空地歇脚的人,都要忍受这种环境。”一旁的大爷表示,这些环境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造成的,“平常就有很多人借助这个小竹林的便利,在里面上厕所扔垃圾,时间一久就堆积如山,也没人去处理。”

张孃孃告诉记者,扔垃圾的往往都是桥下的一些流动摊贩,“他们晚上推个车在这摆摊,弄完了那些剩饭剩菜,汤汤水水的,懒得处理就随手直接往竹林里面丢,他们倒是方便了,但环境就遭污染了。”

另一位阿姨此时指向竹林外草坪上的某处,有一张大的白色塑料布盖着,上面用石头压住,看不见下方草坪的情况,“还有这里,你都没注意到哇,我给你刨开看看。”其他人听了不禁向后退去,而这位阿姨就直接上前将布一把撩开。“嗡嗡!”只见一群苍蝇直接飞了出来,一股让人干呕的味道散发出来。布下面的草坪像是潲水坑一般,不知扔了多久的剩菜和塑料餐具留在上面,草坪已经被染成黄色,“这个是最近有人盖上的,天气一热起来才恼火哦!”一位大爷说,“大约两年前就一直有人乱扔垃圾,前些时间我们也反映过,有人来照了相,然而也没有下文了。”

至于上厕所的情况,更是让张孃孃他们难以理解,“根本就没必要在这上厕所,因为公共场所就在旁边100米的地方!”记者注意到,在这处竹林旁,就有一个公厕指示牌,上面写着“大约前行100米”的字样。

此时已经下午5点过,立交桥下慢慢聚集了一些流动摊贩,位置就紧贴着此处草坪。经过一轮询问,有不少商贩拒绝回答问题。一些商贩则含糊其词地表示自己没有问题,“我卖的又没有汤汤水水,都是干的,咋会弄成这种污染嘛!”还有某商贩表示,“很多人早就在丢了,又不是我一家这样!”

居民建议

可以改造成草坪或者设立拦网

对于这些情况,记者也收集了周边如张孃孃这样的居民的建议,部分居民表示,希望能把竹林全部改造成草坪,“草坪地方低矮,至少很多就不敢明目张胆地在这上厕所、扔垃圾。”也有不少居民觉得,能否在这设立拦网,“用网将这里围住,直接防止那些人进来也是个办法。”

但记者也注意到,竹林里似乎有一个铁柜样式的设备,不排除有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出检查。

这片让附近居民难以忍受的竹林最终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给市民一个满意的答复,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徐松明 文/图

--> 2024-04-22 徐松明 源头或为部分流动摊贩 1 1 成都日报 c131311.html 1 立交桥下竹林成了垃圾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