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这个“五一”假期,成都火的不只“假日经济”、热的不只文旅市场,“火力全开”的还有经济发展一线。
建设火,天府软件园二期项目“进度条”刷新,土石方作业已完成70%;招引热,联东U谷·新经济园项目一期竣工投产,截至今年4月累计招引41家企业,招商面积7万平方米;生产忙,总投资50亿元的成都玉能科技“7GWH储能及消费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刚刚投产,生产线热火朝天……
假日期间,建设者们坚守在岗、劳动者们奋战一线,变“假期”为“工期”,不仅展现了劳动者的最美风采与光荣形象,也跑出了成都拼经济、抓项目的“加速度”。
重大项目,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强引擎”。项目建设就是要铆足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干劲,始终坚持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强化时间观念、效率意识,念好项目“快”字诀,紧盯进度推动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五一”假期,金融科技产业园开启第二阶段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深基坑开挖;通威光伏检测中心T5实验室首台设备节前已经进场,正抓紧时间进行设备调试;倍益康成都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主体工程已顺利完成封顶,预计今年12月建成投产……假期“不打烊”、建设“不停工”,抢抓工期把项目进度往前推、往前赶,正是我们拼经济、抓项目的应有姿态;但值得注意的是,越是节假日期间越要绷紧安全弦,既要保证项目建设进度不减,也要确保安全生产。
项目建设加速跑,发展才能势如虹。重大项目,不仅关系着产业发展、也关系着民生福祉,项目的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不仅折射出全市上下时不我待的实干姿态,也将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能与活力、给市民群众带来更多信心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