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而“头部企业”带动培育产业生态,则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
10日举行的成都市头部企业座谈会,邀请领域头部企业代表谈诉求、表期盼,传递出的信号相当明确:对于成都来说,持续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近年来,成都以12345亲清在线为牵引,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公平的服务。通过成都营商环境6.0版政策体系建设,持续向全社会特别是市场经营主体传递稳预期、强信心、增活力的举措和决心。
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意味着不仅要瞄准头部企业,也当精准服务链属企业。当下,低空经济、氢能等产业方兴未艾,锚定新赛道,只有真正从企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企业之所想,想企业之未想,不断优化各项服务,才能让头部企业不断聚集,让更多“小巨人”“好苗子”扎根成都、发展壮大。
企业无论大小,都期盼有更好的营商环境,让自己轻装前行、加速奔跑。实践证明,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只有主动探索创新、主动碰难攻坚,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才能被踏踏实实地解决,市场的活力,才能真真正正地提升。
根据现实需求,出台更多实实在在的举措,着力打造招引的“强磁场”,不断提升政策可及性和企业感受度,为企业在蓉健康发展创造更优环境、更好条件,这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城市吸引力的必要之举,也是成都的持之以恒。当城市与企业彼此“懂你”,信心才能传递,未来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