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和金堂在共建园区联合招商过程中打出优势互补牌,针对目标企业拜访、高端要素共引制定针对性措施,开始靶向发力;成华与蒲江依托双方在工业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及对德合作牌照优势,拟打通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养通道,让要素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借一三圈层区域结对联动东风,各个结对联动合作区域在高端要素共引方面展开了有益探索,助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靶向发力
吸引高端要素聚集
成都向东50公里,在“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一淮州绿谷内,通威、巴莫等近10家链主企业在此聚集,以晶硅光伏、新型锂电为核心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在此加速成型。
借力一三圈层区域结对联动,武侯金堂在共建淮州绿谷过程中聚焦高端要素运筹,打出了优势互补牌:武侯区有创新资源和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较强等资源优势,通过“智谷汇”招商企业库等协助金堂精准锁定招商目标企业,金堂则依托晶硅光伏、新型锂电等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好、势头强劲的要素优势,双方合力招引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让要素双向流动更高效,共同下好“先手棋”。
“在技术、创新要素的互通、共引上,双方互为补充、一拍即合。” 金堂县发改局产业规划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如何引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提速、如何发挥各自优势进行绿色低碳项目的招引攻坚。为此,“金武”联动招商小组召开联动工作推进会,会上双方梳理了一份包含30家“目标”拜访企业的名录,并就下一步开展上门拜访、促进项目招引、推进高端要素落地等针对性地制定了工作措施,开始了靶向发力。
“在梳理目标企业过程中,专班通过链主企业介绍、自主联系等方式多管齐下,有的在商议上门拜访,有的打算邀请到武侯、金堂实地考察。”谈及这份名单的出炉过程,该负责人表示,专班的目的只有一个:吸引产业链相关企业、相关技术要素平台的加入。数据显示,淮州绿谷所在的淮州新城去年集聚绿色低碳产业规上工业企业173户,产值超700亿元,而名单里列出的“潜力股”项目所代表的技术要素和创新要素,将有效填补淮州绿谷眼下某些技术薄弱之处,进一步延伸光伏锂电产业链上中下游关键环节。
结对联动
打造人才培育基地
产业的聚集意味着人才需求的增大。如何促进人才要素的加速流动,成为摆在各大联动发展区域的一大命题。
走进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各大品牌的机器人有序运转。目前这里已投用智能制造设备300余台套,包括安川、发那科、西门子、埃斯顿、卡诺普等工业机器人链主企业在此开展产业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
“你会发现,中心的机器人设备涵盖了几乎市面上所有的品牌,唯独没有‘KUKA’。”龙潭工业机器人管委会副主任刘军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在蒲江中德产业新城内已有这个品牌,机器人资源的共享是双方共用要素、资源互补的方式之一。他向记者分析,蒲江中德产业新城不仅有KUKA,而且是该品牌机器人授权研究院的所在地,资源优势明显。这里密集分布着中德(成都)AHK职教培训中心、德国司代普西南中心、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分院等人才培育培训基地;而地处成华的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以解决技能人才供需矛盾为突破着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育基地,双方通过结对联动,实现了智能制造培训尤其是机器人培训资源的共享。
正如刘军所说,无论成华还是蒲江,在主导产业发展上都还处于成长期,都不具有绝对优势,要想发挥1+1>2效应,就要扬长避短,互为桥头堡、互为后花园。眼下,成华与蒲江在人才培养、人力要素流动方面的联动正在铺开,两地搭建“合作共享、共促发展”的人才交流机制,依托成华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优势、蒲江对德合作牌照优势,下一步拟打通产业人才培养的通道,共同培养高技能工人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资源共享
为产业融合发展夯基赋能
除了人才要素的共建共引,文旅、交通等公共配套资源要素的共享模式,在“一三圈层区域联动”中也被提上了日程。
这个周末,迎宾大道延长线建设方项目现场负责人罗小龙和同事们依然奋战一线,抢抓工期赶进度。
连接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高铁片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迎宾大道延长线年内即将通车,现在正是项目攻坚的关键期,届时该片区到天府机场航站楼仅需10分钟。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模糊了东部新区和简阳的区域边界,更为区域之间产业融合发展夯基赋能。
“借力共同的航空资源,‘东双简’携手拓展临空经济产业发展空间载体。目前东双简联动的主要承载区——简阳临空商务智造重点片区正加速推进。这个10.5平方公里的新城囊括了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高铁片区和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东部社区,在规划协同、产业协作、交通互联、机制共建方面进行探索。”简阳市临空经济产业园管委会运营管理部部长谢婷婷表示。“目前,依托‘东双简’特别合作区,正加快布局跨境电商、跨境产品展示展销、生鲜进口等业态,推动民航科技及航空、高端商务商贸、航空培训等总部企业和功能性机构落地聚集。”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卢佳丽 袁弘 王丹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