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郭庆) 近日,郫都区红光街道通过招引经营主体、培育种植大户、代耕代种等方式,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过程机械化水平,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到哪里,机械化跟进到哪里,有效促进农业生产降本提质增效,多方保障粮食稳产、农民增收。
“街道提早摸底、统筹安排部署,补齐农机站易损件及零配件,积极对接农机合作组织协调大型收割机、耕种机等农机具50余台,按需做好农机具维修保养,助力13家新型经营主体及零散农户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作业实现率达90%以上。”
红光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眼下正值“三夏”时节,街道引导经营主体和种粮大户全程实施机械化割麦(油菜)及耕田插秧,实现抢收抢种无缝衔接,确保颗粒归仓、应种尽种。截至目前,红光街道已完成油菜及小麦收割3000余亩,预计6月中上旬全面完成水稻栽插。同时,街道持续整治“非农化”“非粮化”,完成低效花木苗木腾退达到基本耕作条件土地1500余亩、打造高标准农田3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