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四川省安宁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22—2035年)》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规划》)。据悉,该《规划》是四川首个跨市(州)的流域型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主要任务是将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安宁河流域加快建设成为“天府第二粮仓”。
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是“天府粮仓”核心区。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邓斌介绍,《四川省安宁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22-2035年)》日前出台,安宁河全长320余公里,流经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的11个县(市、区)。安宁河流域作为金沙江二级支流、雅砻江一级支流,是四川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区域之一,拥有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宁河谷平原,是打造“天府第二粮仓”的天选之地。
“安宁河流域要成为‘天府第二粮仓’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邓斌说,当地耕地破碎化明显,平均地块面积仅2.23亩,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生态系统局部脆弱,仅水土流失面积的占比就达27.79%。
在《规划》中,四川围绕严格耕地保护,提出通过补充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优化耕地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筑牢“天府第二粮仓”根基。
《规划》提出,到2025年,区域特色示范工程有序推进,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国土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有效改善,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底座更加牢固;到2030年,区域特色示范工程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效显现,农田防护与绿色减灾体系基本建立,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第二粮仓”建设成效呈显,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态充分彰显;到2035年,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土空间新格局基本构建。
同时,四川还从底线控制、整治修复两个维度,设定了耕地保有量等9个一级指标,细化了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等8个二级指标,并将各项指标分解到对应的11个区县。
此外,四川也准备通过“小块并大块”开展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将坝区平均地块面积提高至50亩以上,力争实现亩均粮食产能增加5%-10%。围绕节约集约用地,提出通过优化建设用地格局、城镇低效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规划》还将安宁河流域划分为4大整治分区,并在每个分区选取2个重点片区,规划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闲置低效用地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项目,探索“土地整治+”实施模式,打造示范工程和特色整治样板,辐射带动全流域治理。比如,安宁河谷将打造2个农田保护示范区、1个河谷稻田作物实验生产基地、1个农耕研学体验基地等,建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能研学”的“美丽田园”示范工程。
今年,四川还计划在冕宁、米易、盐边、仁和四个县(区)打造典型示范区,预计完成土地整治7000余亩,打造农田集中连片、村庄集聚美丽、流域风景秀丽、环境宜居宜业的攀西版“富春山居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魏捷仪
综合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