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祈福平安健康、缅怀古圣先贤、涵养家国情怀……当端午佳节遇见文明成都,多样且厚重的节日内涵在蓉城这座千年古都交织出别样的光彩。
6月5日,一场“穿越”时空的“粽”享文明过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市级主题宣传活动在锦江河畔音乐广场举行,活动首次开设水上+水岸双重演绎舞台,划分“礼”“乐”“射”“书”“善”及一举高“粽”六大互动区域,邀请市民游客在星河漫漫的锦江岸边,化身为“野生诗人”,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接龙赋诗;体验新式民俗,在传统与现代文明交织下追寻先贤足迹、传承家国情怀。
活动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寻先贤足迹,传家国情怀
水上+水岸同上“粽”头戏
活动当晚,锦江水面舟楫往来,如诗如画。随着夜幕降临,“水上+水岸”双演绎区启幕,数艘“时光之舟”驶入观众视野,船头笛声缥缈而悠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扮演者深情地吟诵《楚辞》,声音铿锵有力,笛声与吟诵交织在一起,古人的爱国思绪与新时代蓉城璀璨夜景交相辉映,令人仿佛穿越千年时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在游人如织的湖畔“乐”演绎区,成都市“文明家庭”获得者李小焰现场分享其家风故事,二十余年如一日,夫妇俩始终坚守初心,默默地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着力量。此外,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和四川音乐学院附属实验小学的青少年带来了《诗韵端午 少年传诵》经典诵读、《唐宫夜宴》舞蹈等传统文化演绎。
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以爱国诗词为引,市民还被邀请参与“诗词飞花令”环节,对上主题诗词即可得荷花、艾草一束。
品诗词之美,浸文化之韵
文明叠加传统焕新端午场景打卡
体验式感受传统文化、场景式打卡文明成都。端午节有“挂艾草”“射五毒”的传统,除了“乐”演绎区,活动还设置了“礼”“射”“书”“善”及一举高“粽”文明互动区域,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参与。
在“礼”互动区,市民纷纷参与文明艾草花束DIY活动,制作寓意消灾避祸的艾草花束,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射”互动区,大家参与“射击”不文明行为的互动游戏,共射“加塞不排队”“随意闯红灯”“烟头随手扔”等现代不文明“五毒”;在“书”互动区,通过拼贴字的形式,邀请路人当一盘“野生诗人”,弘扬城市诗意底蕴;在一举高“粽”区,参与者纷纷将与学业、奋进有关的诗词打卡上墙,以诗为礼,为高考学子送上祝愿。
“看似给了框架,其实无限可能,自在的、正经的、搞笑的,就像成都这座城市一样,无比包容。”平时就喜欢文艺写诗的张女士表示:“这个拼贴诗好耍!喜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还打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文明集市,其中不仅包含点雄黄、包粽子、做香囊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还特别设立了亲子家庭现场义卖区。市民在此不仅能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在亲子共学的过程中,增进家国情怀,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