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更高起点。
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重要政策接连部署、重磅项目频频签约、工厂企业火力全开……进入2024年,成都始终保持着热力四射的“满弓”状态。
成都“新春第一会”聚焦营商环境,发布六大创新应用场景;2024投资成都招商大会上,集中签约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329亿元;发力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氢能等产业聚焦智能化绿色化,加快迈向价值链高端;新“十二月市”持续上新,市场流量正不断转化为消费增量……
高质量发展,立足于当下,更指向城市更远的未来。
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就要坚定把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建圈强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内对外开放、绿色低碳转型等高质量发展各项举措一体推进、引向深入。
坚定把科技创新赋能引向深入。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大力打造有组织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大力深化应用场景建设和城市机会供给,推动科技成果更好助力城市发展、惠及民生福祉。
坚定把产业建圈强链引向深入。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创新是关键载体。要持续做强产业生态,稳步提高和保持先进制造占比,抢滩布局产业发展新兴赛道,推动重点产业圈链融合发展,引育打造一批细分市场“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形成大中小企业梯次发展、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
坚定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向深入。坚持“一盘棋”思维和一体化理念,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要突出双向赋能推动圈层结对联动,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做强中心镇联城带村纽带作用,推动乡村“五大振兴”走在前列,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
坚定把对内对外开放引向深入。紧扣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全面落实全会部署要求,重点要在枢纽“流量”变发展“留量”上攻坚突破,在开放通道运力提能增效上攻坚突破,在推动外资外贸增量提质上攻坚突破,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攻坚突破。
坚定把绿色低碳转型引向深入。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抢占先机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以“双碳”引领“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要以系统观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构筑生态价值转化优势,持续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以实干求实效。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让我们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成都现代化建设,切实增强做好城市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更高标准提升工作质效、以更实作风抓好任务落实,将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