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首日于6月7日顺利结束。
“加油,加油,语文一定不要留空。”昨日上午8点,考场外,来送考的不只有家长,还有老师。在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的考点前,老师们一边组织着学生有序进场,一边最后一次叮嘱着考试中的注意事项。
拥抱、击掌、让学生不要紧张,嘉祥外国语学校的伍老师从见到学生的那一刻起,便忙得不可开交。忙着让学生放轻松,忙着为他们加油打气。“老师我能抱抱您吗?希望您能传递一点好运给我。”面对比自己还高上一个头的学生,伍老师毫不犹豫地张开双臂,送给学生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加油,加油,你是最棒的,不紧张,平常心。”一边拥抱,伍老师嘴里一边不断重复着宽慰的话。拥抱完后,她又不放心地让学生当着自己的面再检查一遍文具和准考证,嘱咐作文一定要仔细审题。
记者注意到,到校门口送考的老师们都清一色地穿着红色的裙子或T恤,当记者询问是不是特意安排时,他们却告诉记者,大家并没有事先商量过。“大家都很默契地穿了一样的颜色,红色喜庆,希望考生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考出好成绩。”伍老师说道。
今年的高考首日,没有以往那样炎热潮湿的天气,取而代之的是阵阵清爽小风和凉快宜人的体感温度。
排队等待进入考场的同学们,有的略微紧张,有的淡定从容,有的自信满满……
考点外,父母们、老师们也用一个个小小的“仪式感”,在心里默默许下对孩子们最美好的祝福。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在成都石室中学文庙校区考点,树德协进中学高三八班的语文老师蒋泽建高声朗诵一首辛弃疾的《鹧鸪天·送廓之秋试》送给学生们。蒋泽建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孩子们加油鼓劲,也是为他们疏解情绪,能够“气定神闲”迈入考场。
“祝各位学长学姐旗开得胜。”成都石室中学文庙校区高二学生王梓丞早早来到考点,为学长学姐加油,同时也提前来感受高考氛围。“感觉大家都准备很充分,这也激励着我,在仅剩一年的高中生涯更努力!”
家人的支持是最大的动力,文庙考点外一家四口全部出动,为参加考试的姐姐加油,除了鲜花,弟弟还抱上了自己喜欢的小熊玩具,准备等姐姐考试出来后送给姐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子君 胡瑰玮
摄影 魏麟潇
成都公安“空地联动”为考生护航
“警方现在正全力为高考学子保驾护航,请各位驾驶员朋友注意听从路面交警指挥,禁止鸣笛,文明出行,为高考的安全保障贡献一分力量,谢谢大家配合!”昨日上午8点,在成都石室天府中学考点外,警用无人机正在道路上空盘旋,来回提醒着过往的驾驶员文明行车、礼让考生。
6月7日,2024年高考拉开帷幕,在石室天府中学考点外,记者了解到,成都交警六分局与成都高新公安首次采用“空地联动”的方式护航本届高考考生。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在地面,交警六分局的警用摩托车和警车为考生乘坐的大巴车开道,护送考生顺利抵达石室天府中学;在空中,来自高新公安的警用无人机正一边进行线路巡逻,一边对社会车辆进行喊话,文明劝导礼让考生车辆以及禁止鸣笛等。当考生安全抵达后,警用无人机便下降高度对在外等候的家长进行了文明候考、考试期间勿大声喧哗的高空喊话。
据了解,本次高考,高新公安针对考生较为集中的区域(参考人数1000人左右)共设置石室天府中学、高新实验中学、中和中学三个警用无人机点位,全方面实现警种融合,交警与民警共同护航高考车队,全力保障考生安全准时赶考。
另外,记者注意到,在考点处还设置有“黑匣子”便民办证系统,能够为忘带、遗失身份证件的考生出具身份证明。据高新公安石羊派出所窗口民警宋方娟介绍,今年是“黑匣子”便民办证系统服务高考的第五年,高新公安在辖区六个高考考点均设置了带有“黑匣子”的一站式服务点,由业务熟练的民辅警担任现场办证考生的办证员,助力考生顺利参考。
“这些高科技设备真的十分方便,不仅能够提醒司机礼让考生,还能为大家提供便利。”刚把孩子送进考场的杨女士表示,每逢中、高考这种大型考试时,孩子们就难免会因为紧张导致出现忘带身份证等特殊情况。而设置这样的高考便民服务点,就能迅速解决突发问题,让学生们更加安心地面对考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张伟进
解读
2024高考作文
低难度紧关联大空间
2024年高考语文昨日结束,备受关注的作文如何破题?怎么立意? 让我们结合名师解读,一起对今年的作文进行审题。
作文原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全国第三届语文百佳教师、四川省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赵清芳认为,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其寻常的话题、朴素的文字、简洁的表达,在平易近人中大大舒缓了考生的紧张心理,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命题特点。
其一,审题难度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都在体现一个趋势,就是降低审题难度。这段话的理解并没有什么难度,核心词语就是“坦诚交流”“真正的相遇”。可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偏题跑题的概率应该是极小的。其二,情境关联紧。“无情境不命题”是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这里的“情境”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三种。今年的作文题目和三类情境的关联都非常密切,可以说是三类情境的综合。其三,写作空间大。这一题目的开放性与自由度,决定了其写作的空间非常大。从文体来讲,记叙文、议论文、小说等均可。从角度来讲,可写坦诚交流的意义价值,可写如何进行坦诚交流,可写坦诚交流带来的“真正的相遇”的经历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子君
2024高考数学
有一定难度但并没有超出预估
7日下午,2024高考数学考试结束,从部分考点采访了解到,考生认为此次数学考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并没有超出预估。
与此同时,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昨日发布了高考数学官方试卷评析,全方位解读高考数学到底考什么能力,为数学学习和教学提供指导。
2024年高考数学重点考查学生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关键能力。试卷优化题量设置、合理控制试题的计算量,尽量避免繁难运算,保证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强调对思维能力的考查,适应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需要。如全国甲卷理科第5题,通过应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可以避免较为复杂的坐标计算以及联立方程求解,从而有效地减少计算量,节省考试时间。
同时,试题强化综合性考查,强调对原理、方法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考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重视对学科理论本质属性和相互关联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引导中学通过深化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网络结构。如全国甲卷理科第9题将向量内容和常用逻辑用语结合,通过向量的垂直、平行的判定考查充要条件。
此外,高考数学通过创新试卷结构设计和题目风格,深化基础性考查,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不考死记硬背、不出偏题怪题。增加基础题比例、降低初始题起点,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