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6月09日

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看物流畅通带来的“民生实惠”:挪威三文鱼、加拿大珍宝蟹、泰国山竹等进口鲜货,越来越多地摆上成都市民的餐桌;随着今年1月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启用进境水果等4类指定监管场地,截至4月成都航空口岸进境指定监管场地进口货值3亿元,同比增长193.9%……

看文化交流开启的“互鉴窗口”:“2024成都·欧洲文化季”活动于4月17日开幕,联合法国、爱尔兰等国驻华使领馆,今年将举办艺术展等16场主题活动,自2017年举办首届欧洲文化季以来,成都已携手18个欧洲国家、20余个欧洲友好城市将80余场文化交流活动带入市民日常生活……

这是成都的开放姿态,也是城市与市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一个切面。

高水平开放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下大气力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幸福城市。

要兜住兜牢社会保障底线。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也是社会稳定器。坚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有效稳定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增量、提高就业质量,以城市更新推动功能品质整体提升,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多项举措促进居民“四项收入”稳定增长。

要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科学编制实施“公共服务地图”,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向人口流入区域、供给不足区域倾斜;结合区域结对联动丰富和完善嵌入式社区服务,加快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从共建共治共享出发,健全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机制。要聚焦市民群众高品质公共服务需求,把事关市民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要加快建设全龄友好社会。全龄友好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强化养老事业托底支撑、“银发经济”规范发展、养老服务安全监管;健全落实生育支持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打响“成都·都成”宜居宜业品牌。

要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这个重要支点。持续擦亮“三城三都”品牌,持续推动城市形象换新升级;深化赛事场馆惠民开放,深化拓展文博场馆延时服务、“菜市书屋”等惠民便民措施;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让我们进一步做好惠民生、暖民心、强信心工作,在可感可及的重点实事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将不断提升,成都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将更加鲜亮。

--> 2024-06-09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 1 1 成都日报 c133495.html 1 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