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5月25日,一趟满载55柜彩电、零配件、鞋类服饰等货物的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这是首趟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至俄罗斯的快速班列——中欧班列(成都-俄罗斯)蓉欧速达班列;
几天后,6月2日,一架装载着42吨出口跨境电商货物的A330F宽体机从双流国际机场起飞,最终降落在巴黎戴高乐机场,成都由此再添一条定期直飞全货机航线。
班列与航线,见证着成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部署以“五大枢纽能力”建设促进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吹响了成都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冲锋号角,更彰显了这座城市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开放大局、坚决扛起推进“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建设重大使命的坚定姿态。
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我们要坚持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以通道网络为基础、开放型经济为支撑、对外交往为纽带、开放制度为保障、对内开放为拓展,加快推进“五大枢纽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和对外交往中心能级。
要提质建设立体全面开放通道,不断增强内畅外联的枢纽通达能力。我们要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功能,高标准建设国际铁路枢纽,高质量建设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积极参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加快形成通道带物流、物流带产业的发展格局。
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双向配置的枢纽运筹能力。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全面提升产业建圈强链开放水平,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进对外贸易提能增效,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要全面深化对外交流交往,不断增强多元包容的枢纽融通能力。我们要加快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拓展国际交往,深化民间交流,提升国际化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涉外资源优势转化为开放合作优势。
要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不断增强接轨国际的枢纽服务能力。我们要深度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建强制度型开放载体,加强涉外法律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稳步建设制度开放新高地。
要协同推进成都都市圈建设,不断增强东西互济的枢纽服务能力。我们要全面落实“五区共兴”战略部署,深化成渝双核联动联建,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在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推动区域开放合作取得突破性成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强化系统思维、统筹兼顾,强化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强化底线意识、稳慎推进,全方位提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以担当实干打开城市开放发展的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