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们把检察业务模块嵌入平时考核系统后,实现了数据互通互融,打破了信息壁垒,办案和工作信息实时抓取,不用填写表格,干多干少一目了然,大家干事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市检察院工作人员一边点开公务员平时考核的信息管理系统,一边向记者说道。
记者昨日获悉,针对公务员考核指标难量化、数据难收集等问题,成都近年来围绕精准考核指标、优化考核方式、强化结果运用等方面发力,激励引导全市参加平时考核的公务员以更好的状态实心干事、科学作为。
精简指标体系
优化平时考核方案
“上个季度的平时考核,我们测评打分的周期缩减了3到5天。”近日,市委组织部相关处室在温江区市场监管局调研时,温江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同时,她拿出了两份不同的考核方案解释道,“这主要得益于我们优化了平时考核方案,从去年的第四季度到今年的第一季度,考核指标由113项精简为35项,通过分析提炼不同业务条线考核指标的差异性和同质性,显化重点工作、简化同类工作,科学归并考核项目和种类,在精简考核指标的同时减轻了考核工作量。”
在青白江区大同街道,专门设立的平时考核管理工作组已经把第二季度的部分考核指标实时记录。“我们将考核管理部分程序前置化、日常化,成立了考核管理工作组,负责收集党风廉政、项目管理、信息宣传等工作开展情况,季度考评时其他科室不再重复提供。”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我们将坚持以问题导向解题破题,通过平时指标体系建设专项调研,聚焦绩效分解、分级分类和量化赋分,形成综合类公务员平时考核基础指标库供单位结合自身需求灵活选用。”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借助智慧化手段
实现考核科学化、精准化和便捷化
如何提升平时考核的便捷度?“还是要鼓励各级各部门借助智慧化手段,共同构建公务员平时考核信息化工作机制。”这是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给出的答案。
在信息化管理运用上,成都中院拥有先天的优势。成都中院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实行无纸化办公办案已近20年,办公办案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运行较为成熟,在平时考核工作中依托办公办案系统提取公务员工作业绩基础数据,实现考核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和便捷化。”
此外,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依托全市公务员管理系统,设置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管理模块,成都已实现考核结果一键上传、考核材料一屏速览、考核数据一键分析,对政策规定“硬杠杠”执行情况进行自动校核,及时掌握考核结果与职务职级、表彰奖励、学习培训的衔接关联情况。目前,全市公务员平时考核结果已基本实现按季度备案上报。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激励干部队伍担当作为
2024年初,金牛区对全区2023年4个季度均获得“好等次”的207名公务员和平时考核工作开展情况较好的21个单位进行了发文通报表扬,并在年度考核优秀指标上给予重点倾斜。“除了这样的精神激励外,我们还指导各单位对年度考核奖励金进行再分配,用‘真金白银’发挥平时考核的激励效用,真正做到让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金牛区平时考核工作相关负责人说。
在大邑县新场镇,将连续获得“好”等次达到4次的干部纳入干部后备人才库,作为选拔任用、交流转任、选先评优等方面的重要参考。据大邑县新场镇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获平时考核好等次较多的人员中,新推荐1名干部为县管领导,提拔7名干部为中层干部,晋升5名干部职级,1人推荐获评县级优秀党员。”
考核只是手段,加强队伍建设、推动事业发展才是目的。“我们将持续坚持平时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结果、奖优罚劣、人员配置和日常管理挂钩,调动公务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创先争优、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