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设立的一个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12日发布报告,认定以色列当局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等巴方武装组织在去年10月7日以色列遇袭以及随后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军事行动中均犯有战争罪,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国际人权法。
去年10月7日发生了什么?
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认定,去年10月7日袭击以色列时,哈马斯和另外6个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成员蓄意伤害、虐待和挟持平民,并实施性暴力和基于性别的暴力,受害者包括以色列公民和外国公民。
报告说,以色列安全部队一些成员也成为受害者,其中包括已经失去战斗力的伤员。
“这些行为构成战争罪,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国际人权法。”报告写道。
委员会调查一些媒体记者和以色列警方对巴方武装人员所提强奸指控,但表示无法独立予以核实,缘由是无法接触受害人或到达现场,且以方阻挠调查。
哈马斯否认该组织武装人员对以色列妇女实施性暴力的指控。
报告同时指出,以色列当局在10月7日当天“几乎在各方面都没能保护以色列南部的平民”,包括没有迅速部署足够的安全部队保护和疏散平民。以色列安全部队甚至在多个地点执行所谓“汉尼拔指令”,杀死至少14名以色列平民。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该指令是一种防止以军士兵被俘的程序,涉嫌在袭击当天用于以色列平民,包括动用坦克炮击遭挟持人员和巴方武装人员藏身的房屋。
以色列在加沙涉嫌哪些罪行?
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认定,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犯下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国际人权法。
报告说,以色列“所选择的动武策略不可避免地造成”加沙地带大量平民伤亡,民用物体和重要民用基础设施遭到广泛破坏,原因是以色列无视区别对待、相称性和充分预防等原则,蓄意造成最大程度破坏。
报告写道,“以色列国防军在人口密集区蓄意使用具有强大破坏力的重武器,构成对平民的蓄意直接攻击,妇女儿童受害尤甚”。以色列政策或军事策略一直没有改变,加沙地带伤亡人数持续增加。
委员会认定以色列强行迁移巴勒斯坦平民。报告说,尽管以方向加沙地带北部及其他地点民众数以百次发布疏散令,但时常内容不明确且相互矛盾,而且没有为安全疏散提供充分时间,甚至持续袭击疏散令指定的安全撤离通道和安全区。
委员会认定,以色列将饥饿作为战争“武器”,通过全面围困加沙,集体惩罚巴勒斯坦平民。孕妇、残疾人和儿童深受其害;包括新生儿在内,许多儿童死于饥饿。
委员会发现,以色列安全部队对加沙地带成年女性、男性和儿童进行性别迫害,把性暴力和基于性别的暴力作为“操作程序”,包括强迫脱衣,意在羞辱和报复。
委员会还发现,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以色列军警犯下性暴力、虐待、非人道或残酷对待、侮辱个人尊严等罪行;以色列政府和军警允许、纵容和煽动犹太人定居者针对巴勒斯坦居民的暴力。
文图据新华社、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