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 便捷通达的交通,推动着区域的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为“五区共兴”注入新动能。下一步,成都还将加快推进成都外环铁路前期工作,构建完善“3绕20射”高速公路网,推进“蓉耀工程”等建设,适时扩大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互联互通范围,优化铁路公交化开行方案,提升运营服务水平。
唱好“双城记”
扩大区域协同发展“朋友圈”
“来自重庆的订单增加了不少”,“接到了不少来自重庆国际生物城的进口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需求”……这是成都医学城里不少企业的共同感受。
“企业的直观感受,源自于成都医学城和重庆国际生物城跨区域构建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成都医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潘军介绍,当前,成都医学城正与重庆国际生物城以共创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为抓手,聚力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这是成都与重庆联动发展,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真实写照。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列项目300个、总投资约3.6万亿元,涉及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创新、巴蜀文旅、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对外开放、公共服务。
双核大齿轮,带动若干小齿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疏密有致、集约高效的联动发展格局呈现良好势头。“一盘棋”思维越下越活,一体化之路越走越近。
与重庆频繁互动的同时,成都都市圈也在不断扩大“朋友圈”。
5月7日,在省同城化办举办的第15次“互通互信 共建共享”恳谈会上,政企平台三方就“文旅融合提质 IP创新出圈”展开了深入交流。
“我们企业是去年在第11次恳谈会上做了分享,后续只要有时间,都会参加都市圈活动。”来自江苏无锡的瀚云科技副总经理唐茂文在现场做满了笔记。“去年以来,成都都市圈和总部互动频繁、相互考察,政企双方在熟悉中加深了解,这对企业投资都市圈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邀请对方走进来,同样自己也要走出去。省同城化办组织四市多次赴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开展成都都市圈推介,创新东中西部产业协作、开放平台对接机制,在成都都市圈积极探索建设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欢 周鸿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