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6月20日

村超、村BA 如此普通又如此特别

演员在村超比赛间隙表演节目“侍女蹴鞠图”。图据新华社

你一定在社交媒体里看到过那人山人海座无虚席的乡村球场。

一场村子里的篮球比赛,能吸引多少观众?贵州台盘村给出的答案是2万人。一个乡村足球赛一天能有多少人围观?贵州榕江县又给出了答案,5万人。

大大小小的足篮球比赛,可以说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为什么贵州的村BA和村超能够冲出小山村,火到全国?6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贵州分享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快乐”。走进“村超”“村BA”的赛场,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欢乐氛围。上万人的看台坐无虚席,耳边是呐喊声、加油声、喝彩声,这就是体育带给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一种快乐的表达,而这种快乐又集中反映出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贵州各族群众在精神上、物质上深层次根本性的“千年之变”。

第二个关键词是“文化”。“村超”“村BA”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场文化盛宴。在比赛的间隙,包括芦笙表演、木鼓表演、侗族大歌等各种民俗表演轮番上阵,体现出贵州多彩文化的各种元素,场内场外随处可见身着民族服装的群众载歌载舞,比赛奖品也是土特产,整个比赛过程融入了贵州很多民族文化。大家跨越山海而来,共赴“村超”“村BA”之约,就是要亲身体验在比赛当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同时也醉心于贵州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第三个关键词是“村味”。“村超”“村BA”诞生在乡村、根基在乡村,“挑大梁”的、“当主力”的、“唱主角”的都是当地村民,比赛的大小事情都由村民自己商量着办,地方党委政府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各项赛事的组织实施,都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村超”“村BA”的土生土长和原汁原味。

“村超”和“村BA”的出圈也许可以算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但它们带动当地文旅发展的巨大IP效应则是事在人为的借势发力。在过去只是村民们闲暇娱乐的运动,成了全网关注的文化现象。就像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评价“村BA”时说的那样:“不能简简单单地用一场篮球比赛去评价它。”持续围观火爆的贵州乡村体育赛事的背后,也有着这样的期待:希望它不只是贵州的“专利”。如果广大乡村群众对体育的火热之情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燃烧起来,各地政府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村BA”“村超”赛事;如果能有更多农民因为热爱体育回到家乡、建设家乡,那么全民健身、乡村振兴的道路必将越来越宽广。

--> 2024-06-20 1 1 成都日报 c134005.html 1 村超、村BA 如此普通又如此特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