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时间进入6月的最后一周,2024上半年即将结束、下半年序幕拉开。
观察过去一周的成都,冲刺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双过半”的激情比气温更高:低空经济乘风起、人工智能启新篇,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投资热、消费火、出口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经济总量持续做大——锚定“双过半”,成都集中精力、靶向攻坚,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接下来,我们更要乘势而上大干三季度、再接再厉冲刺下半年,以“新”与“稳”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好基础、赢得主动。
以“新”提质,持续注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6月20日,两条城市低空载人出行验证飞行航线试飞成功,将为未来城市低空出行提供可行性方案,成都低空经济发展再添新场景,抢滩“天空之城”,这座城市再次迈出坚实步伐;
前一天,6月19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布局,成都从9个方面给出具体政策举措,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再往前,两家清华系人形机器人公司——成都星宇纪元科技有限公司与菁华创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筹)宣布入驻四川省智能感算芯片与系统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成都高新区IC设计产业园……当前的成都,正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新潮涌动、活力无限。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新增低空经济、氢能两条重点产业链,积极开辟“新赛道”,到召开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加快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今年上半年,成都坚定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冲刺下半年,我们更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一手抓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持续激活新质生产力“一池春水”、不断提高发展质量。
以“稳”促量,持续做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看投资,6月11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港联亚欧 蓉通全球”成都青白江亚蓉欧大通道投资推介会上,成都与法国雅凯集团、德铁信可DB Schenker和法国邮政DPD集团分别签约;
看消费,日前,《成都市教育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市教育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看出口,6月18日,今年前5月外贸数据出炉,成都外贸进出口实现稳步回升态势,实现总值3200.7亿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9.6%,同比增长7.2%……
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才能带动高质量发展跑步向前。从开展抓项目促投资百日专项行动,到举办2024投资成都招商大会;从优化外籍来蓉人员支付便利化场景,到打造新“十二月市”城市消费品牌;从频频组织企业出海“抢订单”,到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部署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成都通过抓项目投资、促消费活力、稳外资外贸,多措并举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冲刺下半年,我们更要全力以赴,不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持续做大经济总量。
奋力冲刺下半年,让我们笃定信心、铆足干劲,以“新”提质培育“新动能”,以“稳”促量做强“主引擎”,把发展的势头保持好、巩固好、拓展好,真抓实干拼出更大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