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日开始,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实施。《办法》涉及“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等内容,3个多月过去了,新规落地后,快递从业者、用户感受如何?近日,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走访多地,追踪新规落地情况。
今年“6·18”压力不大
快递行业繁忙有序
中午12点,顺丰快递员刘嘉驹打完一圈电话,骑着平衡车,将分拣好的货物送到住户家门口。新规实施后,需要快递员与消费者电话沟通确认最终送货方式。每一件快递都要打电话,快递员忙得过来不?
“今年‘6·18’没有出现货物激增的情况,因为电商平台取消了预售,拉长了活动时间,只是在活动开始时货物数量增加较明显,但没有让我们感到很大压力。”刘嘉驹笑着告诉记者。“在家的客户,快递一般会让送到手里。不在家的客户有的让放家门口,还有的让放驿站,我们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来。”
据了解,新规实施以来,受影响最大的是“通达系”——圆通速递、中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速递,因派送价格费用较低,需要更大的送货量来平衡派送成本。目前,“通达系”公司纷纷采取新动作。
圆通在为员工打造的客户端里设置了智能派送功能,快递员可通过“路线智能规划”“漏派提醒”“智能签收”等功能,在更好服务客户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其他物流公司也面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推出“按需揽派”服务,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偏好设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上门时间等。
企业迅速推进服务
客户感受到便利
随着快递企业迅速推进服务,客户感受到了便利,不过也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取件服务的想法。
“一般我们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我手上这几份就是顾客要求放在菜鸟驿站的。”正在兔喜生活菜鸟驿站投件的中通快递员告诉记者。该驿站负责人何柳青介绍:“这些快件通常都是快递员联系过用户后放在我们这的,在家的用户一般还是会送到手上他们更安心,也省去了自己跑动的麻烦。”
因为新规,人们每天收到的快递电话变多了,用户对快递员打电话询问怎么看?
“6·18买了很多东西,每天都会接很多电话,和去年比变化很明显。”正在取快递的市民李涵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服务,但是担心快递员有些辛苦,“如果有更好的方式让大家提前选择就更好了。”
不少市民和李涵有相同的想法,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选择,“虽然不同快递公司的APP上可以选择配送方式,但把每家快递公司的平台都下载下来太麻烦了。”“希望购物平台端能设置选项,比如可以选择送货上门或者放驿站等,这样效率或许会更高。”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柳 吴茜